| ||
| ||
| ||
| ||
| ||
| ||
| ||
| ||
| ||
| ||
|
很难在短短的篇幅里呈现此书的全部精彩,89岁的绘本大师安野光雅的回忆录《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如同处处皆景的人生旅程,读者可以随心定格,成为自己阅读生活的一枚书签。我想要截取的是安野光雅这个“空想犯”在二维世界无中生有、又在三维世界弄假成真的“罪行”。
安野光雅小时候爱玩一个把戏,把镜子摆在地板上,镜子里立刻出现了一个与现实颠倒的世界。虽然这是很多儿童有意无意都会玩的游戏,但是只有很少的人长大了还乐此不疲。我们把他们叫做疯子或者——艺术家。达利拍摄漂浮的照片,埃舍尔刻制循环的怪圈,而二战后的安野光雅在设计《数理科学》杂志的封面时,每个月都画一幅不可思议的画——现实中永远无法出现的风景。
书中用了最多篇幅描写的作品是《ABC之书》。1970年,安野光雅偶然发现桌子角像字母T,他的空想病又犯了,于是仿效《潘洛斯三角》设计了可以画出来、但实际中不可能存在的木头字母,每个字母的装饰图里又隐藏着以同一英文字母开头的事物。两千多年来,字母书多如牛毛,但是类似的字母书却不曾有过——这当然非常新奇,但更打动我的却是用图画翻译语言的困难和文化上的悖论。比如字母D,安野光雅画了一个恶魔(devil),有的英国人却说这个恶魔不对劲,恶魔应该是尖耳朵,咧嘴,额头上有M形状的印记,还长着尾巴。安野光雅很想问,难道你见过恶魔吗?很有意思,圣诞老人、精灵、魔鬼,明明没有人见过,但是人们描述的时候又好像很熟悉的样子,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想象又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可以说是空想塑造、甚至改变了现实。
安野光雅给自己取了一个外号:“空想犯”。空想是立足于现实的虚拟,虚构又会如何影响现实呢?安野光雅从1958年开始,每年都做一些奇怪的贺卡,最奇特的是1970年,他把自己想象成犯人,雕刻了监狱长、看守长和看守的检验章,印在贺卡上。地址写着小金井监狱,八一单人牢房三零二三。其实小金井市根本没有监狱,但是收到贺卡的九成人都信以为真。连没有收到贺卡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乡下的姐姐越辩解,旁人越心生怜悯:“可怜呐,弟弟都进了监狱,姐姐还以为是骗人的。”连儿子的班主任也托人来探口风,说什么孩子马上就要高考,做父亲的要是进了监狱,孩子要发挥失常了。他在街上遇到朋友,有人就像看到鬼一样。最后他只好上电视解释。看到这里,我想起埃舍尔的木刻作品:一只蜥蜴从平面逐渐变成立体,从纸面挣脱成真。安野光雅发誓自己的回忆都是真的,可是在艺术家的世界里,谁能分得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事实的真,哪些是艺术的真?亦真亦幻,真假难辨。
安野光雅之前,很多的艺术家源于悖论、幻觉、梦境,用永不止息的好奇、想象和不知疲倦的探索,突破二元的限制,创造了一个个超现实世界,而安野光雅将超现实主义的美学观念和科学、数学、手工相融合,绘制出充满童真、温情和幽默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书评人 李峥嵘
北野武:又毒舌又深情的硬汉
菊次郎与佐纪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父母,一看书名便知此书是北野武的家庭回忆录。作为影迷,更是会自动脑补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作为背景信息。
作为寒门子弟,北野武的回忆中自然充满辛酸:在除夕夜被债主讨债,父亲醉酒后的频繁家暴,以及母亲对于子女靠念书出人头地的殷切期待——而北野武竟然选择了从大学退学,进军相声界,简直是闹到要断绝母子关系的地步。而出于一名喜剧演员的职业修养,北野武拒绝了任何形式的煽情——他追求一种笑中带泪的叙述效果,而且竟然达到了。这种又毒舌又深情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而那些极有画面感的短句,让人仿佛在观看一部电影。
在母亲北野佐纪女士的悼文中,北野武的第一句话是——“我输了。”在守灵夜那天的记者会上,终于放声痛哭。综艺节目一再播出那个画面,真是失态。
在守灵夜上不哭,难道要笑吗?北野武想到的台词是“每次都以为这次真的没救了,结果都又活过来的大野狼婆婆,终于死了。”可是终究说不出来,失声痛哭。从小到大都想要反抗、摆脱的母亲,在临终的时候才发现是如此依恋。他对母亲有极高的褒奖,甚至把自己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她“我想起小时候的玩伴,现在不是工人、出租车司机,就是黑道混混。他们和我哪里不同?没有……不,只有母亲不同。”而在收到母亲为他攒的储蓄存折时,他心中一阵翻腾,写出的却是这样的俳句:旧池子里,塑料袋包裹的,横死尸体。他自认为这是继承了父亲菊次郎的血脉,不论什么时候,就是没个正经。
菊次郎是那种过得很潦倒,又喜欢虚张声势的男人。没有胆量做坏人,却抽烟、喝酒、打架,试图用看上去很凶的方式掩饰自己的害羞与胆小。经常干蠢事,给北野武的相声提供了很多素材。或许是因为没写父亲的好话,北野武在“菊次郎”的文末特意注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一切与实际人物无关。让人哭笑不得。
北野武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中曾经扮演了一位叫菊次郎的男人。影片刚上映时,很多人不解为何一向以暴力美学著称的北野武一反人们所熟悉的硬派形象,出演了一个有点无厘头的中年闲散男人。或许,这本书就是答案。 □书评人 阿布
当深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
《6点27分的朗读者》将故事聚焦于几个小人物,这些普通人在卑微的工作中怀着对阅读的爱恋。主人公吉兰·维尼奥勒专门负责粉碎滞销的书籍,他每天忍受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和脾气暴躁的上司,下班后从机器中抢救出几页文字,在早班通勤的地铁里朗读。同车的人们都爱上了这个小伙子,老太太德拉科特姐妹还邀请他给一群老人读书。
伊冯在吉兰的公司担任门卫,喜欢法国古典戏剧,喜欢写亚历山大体十二音节诗,也喜欢用诗歌说话。朱塞佩是吉兰的同事,在一次事故中被机器碾断了腿。有一天,吉兰在地铁上发现了一个U盘,里面存储着一个名叫朱莉的厕所清洁员的自叙,充满兴味与哲思,一共72章,他对朱莉产生了兴趣,朋友们一起帮助他寻找这个女孩。
这本薄薄的小说讲述阅读对生活的装饰作用,乏味的生活因为书籍的加入而变得可以接受,日常的重复劳动被文字言说后产生艺术之美与崇高体验,这是一部阅读的礼赞,更确切地说,是一群爱好阅读之人相聚的知音之乐。当深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就怀抱着天真,产生了奇妙的反应。人们从各自的书本中走出,探讨阅读的感受,分享阅读的温暖。
阅读不仅是私密的行为,它更可以成为交流的手段。这本小说提醒我们朗读的魅力,阿尔贝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说“公开朗读是一种表演,一种连带整个身体的动作,要让他人感受得到。不管在彼时或现在,公开朗读的作者都要以特定声音来凌驾文字,并运用一些手势来表现;这种表演给予文本一种调性,可能就是作者在构思当时所具有的感觉,因此可以让听众觉得接近作者的原意;也能赋予正文一种真品的封缄”。
将所读之物言说,朗读者就与听众达成共鸣。门卫伊冯在生活中朗诵诗与戏剧,朱塞佩在书页上寄托身体的印痕,吉兰让人们听见朱莉的文字,人们因此从孤单中脱离,获得了联结与理解。
这部小说聚集起这群爱恋阅读的人们,他们单纯、善良,在书籍中发现自己,也发现自己正在被书籍塑造。这部小说不仅讲述阅读本身,更讲述人们如何通过阅读相互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带来的慰藉与希望。 □书评人 鹿鸣之什
本版撰文整理/新京报记者 姜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