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献给孩子的记忆之书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高俊夫

  四十多年前的历史,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陌生的,而对他们的父辈而言,则是他们的整个童年。在这个六一儿童节,我们留意书写历史的努力,它们包括作家张炜、阎连科、王安忆等向小读者奉献的童年记忆之书——“我们小时候”丛书;包括虹影写给女儿的新童话;包括赵丽宏的儿童小说……过往晦暗不明的时刻还原成日常生活,浮现出水面,这是孩子们理解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父辈的入口之一。我们也相信,给孩子讲述这段历史,这只是一个开始。

  每一把弹弓里都藏着一个童年。在大多数中国孩子眼中,这个“丫”字弓柄上方绑着一根皮筋儿的玩具,可以算得上是童年时代的得意之作。对刚上小学的苏北少年毕飞宇来说,他的弹弓绝对是一件“最合适的材料用在最恰当的地方”的“高科技的产物”,即使是射击用的子弹,也不是简单的小石头,而是“精选的形状上佳的楝树果子”,在它击中生猪、耕牛、毛驴或山羊时,“这些畜生们会平白无故地四蹄离地,像乒乓球那样一蹦多高,又一蹦多高,但是,它们的皮毛不会有外伤,只有绿色的汁液缓缓地流淌”。

  这是一个不羁顽童的恶作剧,但其中浸透的天真童趣却是鲜浓欲滴,如假包换。几乎可以从中听到躲在暗中的毕飞宇的吃吃窃笑。差不多同一时候,一个叫陈红英的“小小姑娘”搬出了自家的矮木凳子,和邻居男女老少一起坐进一个50多平米的堂屋里,准备听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播音。这座堂屋和它的院子被称为“六号院子”,算得上重庆南岸野猫溪与弹子石之间半山腰上整片社区“最像模像样的房子”。八点钟到来,收音机很准时地播出《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的前奏,每个人都沉静下来,竖起耳朵倾听这个小东西即将播报的消息。

  而在距重庆一千公里之外,河南嵩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田湖寨里,九岁的阎连科在一座老宅院里东找西看。就像陈红英听收音机的“六号院子”一样,这座被称为“宋家大院”的宅院同样是当地最高大的建筑,“门楼下的门,几乎厚到和紫禁城的大门一样,圆盖铁钉比天安门城楼大门上的铁钉一点不小”。但真正吸引阎一而再,再而三地流连在这座宅院的原因,是他想寻找这座宅院里的传奇前主人“宋师长的踪迹和他三个姨太的漂亮和神秘”,希望能在砖石瓦砾之中找到“宋师长骑马掉的马镫子,或是他的姨太忘在窗台上的玻璃圆镜或很值钱的银簪子”,这一切都出乎一个男孩天真的好奇心,他想通过这些来“抓到历史的命脉和爱的福祉”。

  这几个远隔千里的孩子的命运轨迹,没有任何迹象会交织在一起,他们就像所有那个时代出生成长的孩子一样,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之中,即使算不上悲剧,也将在苦涩和荒诞之中艰难地沉浮呼吸。这些作家,从儿时回忆中汲取无穷无尽的养料作为自己创作的源泉,但就像阎连科自己所说的“童年,就是成长的碎屑”,他所做的就是在“落尘”中,找出一些“不舍扔弃的东西”。在划过烈日炽烤下童年天空最醒目的痕迹恰恰是贫乏。

  毕飞宇、阎连科们都无法选择他们的童年,他们只能在大时代的波澜下充当一颗小小的砂砾,形状湮没在大人物的阴影下。而他们的子女以及子女的后代,却可以在一个正常时代选择他们的童年,同样也可以选择他们理解自己和父辈童年的方式。他们可以以更健全、更合理的方式去看待那个时代。这一代人需要做的,正是为他们的孩子们,以及孩子的孩子们打开通往那个时代的一扇扇窗户。

  撰文/李夏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