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书评周刊·主题

当年渔童今安在?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渔童》

  印证一代人无书可读之痛

  前阵子“世界读书日”时,我为一个讲座准备PPT,题目为《阅读与生活同在》。不过,第一部分我不是谈阅读,而是谈“无书可读的历史之痛”。

  “世界读书日”的酝酿,可追溯至一九七二年。那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可是,恰恰是在那一年的前后几年,中国一直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中。我们这些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人,在本应读书的年龄,却无书可读,小小年纪,与全社会绝大多数人一样,不能不承受历史之痛。

  那几日,我正在读赵丽宏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长篇小说《渔童》,便特地向听众提到他的这部新作,以印证一代人无书可读的历史之痛。小说的第八节题为“火光里的灾难”,少年大路听说有人在抄同学韩娉婷的家,赶紧前去,他吃惊地看到焚书、砸文物藏品的场面:

  韩家门口,聚集着很多人。门口的空地上,一堆火正熊熊燃烧着,火中被焚烧的,是书。大路看到,那本大砖头一样的精装《世界艺术史》,正被火焰包裹着,烧得面目全非。

  ……

  火在熊熊燃烧,烟雾缭绕,不断有书从大门里扔出来,古旧的线装书,厚重的精装本,一本本扔到火堆中。火堆里的书越来越多,一下子难以烧起来,只见浓烟滚滚,像一条条黑色的蛇,在火焰上面扭动、舞蹈。韩先生被黑色的蛇包围着,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每次有书扔进火堆,韩先生的身体都会颤抖一下,会忍不住抬头往火堆里看一眼。(《渔童》)

  不只是书,还有韩家的珍贵书画、瓷器藏品,也在火光映照下,被撕毁,被砸碎。

  大路是在几天之前才第一次走进韩娉婷的家。他看到那些书和韩家收藏的五千年前的陶罐、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如朝圣一般,听韩先生讲述它们的故事。谁知道,当他第二次见到它们时,刹那间,毁于一旦。

  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降临。

  一个后来又被称作“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浪潮,一夜之间,席卷全国。

  赵丽宏

  生而为人,不能人云亦云

  赵丽宏比我大几岁,且身处上海大都市,当这一浪潮袭来时,少年的他,比身处乡镇的我,有更多的锥心之痛。这些锥心之痛,许多年后,依旧无法让他释然。

  赵丽宏一直对“文革”有着清醒认识,也一直抱有警醒意识,故而他对巴金的《随想录》评价甚高,对巴金提出的建立“文革博物馆”,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童年河》到这部长篇小说新作《渔童》,把自己的儿时记忆,与一个时代的历史之痛相交融。显然,他试图走一条新路,以儿童文学的形式,把不堪回首的场景呈现于读者面前,为童心疗伤,为历史存照,最终,以真诚与勇气履行一个作家必须完成的使命。

  结识丽宏兄多年,“文革”一直是引发我们共鸣的一个话题。二十年前,一九九五年一月,我在《收获》的“沧桑看云”专栏中发表《残缺的窗栏板——关于红卫兵的随感》。将近两年后,他给我写来长信,就这篇文章谈他对红卫兵的思考。这封信发表时,题为《归来兮,失落的头颅》。他写道:“在以整个一代人的迷失、惘乱和苦痛作为代价,以整个一代人的青春流失作为代价之后,最大的收获,也可以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收获,就是这一代人(当然不是全部)终于懂得了,生而为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闭着眼睛盲从,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要独立思考。”(赵丽宏致李辉,1997年3月5日)。整整二十年后,执着于“文革”反思的赵丽宏,发表这部长篇小说《渔童》,在散文与诗歌之外,他找到了一个非常恰当的表现形式——儿童文学。童年记忆、敏感与细腻、绵里藏针的情怀、文字的流畅等,丽宏所具备的这些特点,正是创作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素养与条件。阅读《渔童》过程中,我产生一个想法,多年写作诗歌、散文的经历,或许恰恰是为他的这一次精彩转身在做充分铺垫和准备。在我看来,以《渔童》为标志,赵丽宏一个新的创作天地已经铺展开来。

  责任

  为童心疗伤

  一部长篇小说,尤其是把少年儿童作为阅读对象的作品,没有故事,没有流畅、浅显易懂的叙述风格,没有各具个性的对话,很难吸引读者。没有想到,以抒情见长的赵丽宏,同样具有虚构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这部作品中,韩家珍藏的明代德化白瓷“渔童”,它的出现从一开始就给大路等几位孩子带来愉悦:

  更让大路吃惊的,是放在观音旁边的一尊瓷像,瓷像雕的是一个渔童。渔童高八寸,一个胖嘟嘟的男孩,骑在一条大鲤鱼上,眯缝着眼睛,咧开嘴笑着,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他双手合抱着鱼头,手臂就像两段洗干净的白莲藕。那条鲤鱼也是活灵活现,它仰起头,张开嘴,好像也在笑,唇边的两根胡须,似乎正在抖动。渔童的脚下,绽开着一朵大浪花,很多晶莹的水珠在浪花周围飞溅,就像无数珍珠在蹦跳。大路凝视着渔童,觉得渔童在和他说话:“喂,大路,我们交个朋友吧,来啊来啊,我们一起骑着鲤鱼去玩吧……”(《渔童》)

  渔童很快走进大路的生活,由此也成为全书的关键所在——梦到渔童;焚书现场,大路偷偷藏起未被漏砸碎的渔童,带回家中。渔童的失与得,藏与躲;韩先生的生死抉择……一连串故事,环环相扣,把人物关系串连起来,文化浩劫的氛围,也因渔童的命运波折而得到充分的渲染。

  被抄家,被批斗,韩先生不堪侮辱,在妻子自杀之后,也曾走到高楼上面,欲跳楼自尽。冲上楼顶的大路,告诉韩先生,渔童没有被砸碎,被他偷走,藏在外婆家。最终,韩先生被大路拉下来,渔童的失而复得,让韩先生摆脱厄运。之后,在环境略为安稳之后,大路带着韩先生,走到乡下外婆家,藏在藤箱里面的渔童,与主人劫后重逢。

  渔童好像对经历过的危险没有任何感觉,依然搂着大鲤鱼,无忧无虑,乐呵呵地笑着。一抹斜阳从窗外照进来,正好落在渔童身上。象牙白的渔童,变成了金红色,像一尊用宝石雕成的塑像,在幽暗中荧光闪闪。

  韩先生睁大了眼睛,凝视着眼前的渔童,眼睛里含着泪水,他伸出手,却不敢触摸,只是横看竖看,左看右看,目光中含着那么深沉的感情,就像凝视着一个久别重逢的亲人,凝视着一个起死回生的挚友。他的嘴里喃喃有声:“哦,是你,是你吗?你真的在,你回来了……”(《渔童》)

  “毁坏艺术,毁坏文化”,这是“文革”浩劫的代名词。我想,在赵丽宏的构思中,渔童如同诗歌的“诗眼”,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即是说,在“文革”这样的背景下,明代瓷器渔童被设计为传统文化和美的一个象征,它的命运多舛,正是历史场景中文化的命运呈现。赵丽宏用“渔童”的故事,把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告诉今天的孩子们。作为一个历史过来人,他深知肩上的责任,他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历史不会重演。

  当年“渔童”今安在?

  □书评人 李辉

  ■ 用温暖讲述苦难记忆

  主题|犹太集中营

  《大卫之星》

  鲁丝·范德齐 罗伯特·英诺森提 

  故事从一对犹太夫妇登上开往死亡集中营的列车开始,这对夫妇知道自己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只希望他们刚刚降生的小女儿艾瑞卡能够活下去,于是他们在奔赴死亡的途中将女儿拋出车外……艾瑞卡在一位好心人的照料下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子孙,家族再次生根壮大。历史可能是令人窒息的,但希望永远在人们自己手中。

  主题|抗战期间长沙大火

  《火城——一九三八》

  蔡皋 翱子 

  1938年美丽的古城长沙遭遇大火,悠久的文化转瞬间葬于火海。虽说大火是战况的错误信息导致的,但没有战争绝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以壮观的画面纪念古城的遭遇。这本图画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还原美丽古城的种种细节,让大火的酷烈显得壮烈而又无奈。

  主题|战火与围城

  《欧先生的大提琴》 

  简·卡特勒

  前些日子伊朗的恐怖袭击当中,音乐家上演了一个真实版的“欧先生的大提琴”,原本,这部绘本讲的是战争中被围困的城市。城市中的妇孺老少,食物不足,缺水缺电,愤怒忧郁,度日如年。而大提琴家欧先生,则用音乐,用自己的平静和勇气安抚了战争中的人们。他专注演奏巴赫之时,不仅美丽,而且神圣,人们也从中得到人性的力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