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艺术

一幅为弦乐演奏家谱写的群像图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祖克曼
帕尔曼
杜普蕾
《不朽的小提琴家》
作者:玛格丽特·坎贝尔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不朽的大提琴家》
作者:玛格丽特·坎贝尔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由英国著名音乐记者玛格丽特·坎贝尔撰写的《不朽的小提琴家》与《不朽的大提琴家》,在英语世界已经畅销多年。这位曾经为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等音乐家写作传记、长期为《The Strad》杂志与《独立报》供稿的女作家,显然并不满足于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当代的音乐版图,而这两本书就是作者呕心沥血对音乐史(特别是演奏史)进行钻研后的产物。正如作者在《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的“致谢”章节中所陈述的那样,她正是由于阅读了哈罗德·C·勋伯格的名作《不朽的钢琴家》与《不朽的指挥家》后深受启发,才决定将这一“系列”延续下去,并且确实出手不凡——弦乐的演奏史有着漫长的时间跨度,人物众多且关系错综复杂,“学派”的界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因此要想以一本书的厚度来评点这浩瀚的人物群像,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新书 将目光对准近现代弦乐演奏者

  这两本书的领衔译者是赫赫有名的张世祥教授,已经81岁高龄的张先生是旅居澳大利亚的小提琴教育家,王晓东、文薇等著名小提琴家都是出自他的门下。事实也证明,这两本书的翻译在专业性上是毋庸置疑的,文字的流畅度也保持了高水准,只是由于人物的复杂性,如果对弦乐的艺术缺乏一定的了解,阅读起来依然有着不小的门槛。

  此前在华文世界,对小提琴与大提琴演奏艺术进行综述的书籍非常有限。能想到的大概有中央音乐学院韩里教授的《欧洲弦乐艺术史》(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以及张蓓荔、杨宝智的《弦乐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前者侧重于研究小提琴作品风格的发展,后者则更多研究演奏方法与技巧的变革,然而对于弦乐艺术的最核心,也就是弦乐演奏家的阐述则少得可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论是哈罗德·C·勋伯格的“不朽”系列还是玛格丽特·坎贝尔的“不朽”系列都更加受到普通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因为这些书籍都是通过那些一个个独具魅力、性格迥异的人物入手,为读者描绘一个更为广阔的演奏史发展图景。

  翻开这两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错综复杂的人物谱系图。前者以科莱里、维瓦尔第与维奥蒂三位意大利人的“黄金三角”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而延续到埃奈斯库、维厄当与卡尔·弗莱什等近代教育大师,再到加拉米安与多洛茜·迪蕾等现代小提琴教育家;而俄国的小提琴教育家列奥波德·奥尔虽然也得益于“黄金三角”的传承,却在近代自成一派,开创了俄罗斯学派一个多世纪的辉煌。《不朽的大提琴家》中的谱系则相对简单,这份谱系将以弗朗西斯切罗为代表的意大利体系,与以施力克与罗姆贝格为起源的俄罗斯体系分别绘制,几乎所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提琴家全部囊括其中,当然其中也不乏马友友、秦立巍与倪海叶这些令中国读者感到亲切甚至自豪的名字。

  写作这样的“群像”书籍,最困难之处就在于如何分配极为有限的篇幅,并尽量将人物的经历与性格描绘得丰富,否则身处网络时代,倘若每个人物的介绍中“干货”的比例连维基与百度百科的页面都比不上,这样的书籍还有何价值?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在创作这两本书时明显压缩了20世纪之前的篇幅。在《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中,仅仅用了7页就将科雷利、维瓦尔第与杰米尼亚尼等承前启后的人物一网打尽,而到本书130页时,奥古斯特·威廉密与列奥波德·奥尔等生活在20世纪初的小提琴教育家们就已经横空出世了。

  换句话说,作者用本书仅仅四分之一的篇幅就将20世纪之前的小提琴发展史阐述完毕,这样做的用意正是为了留给近现代的小提琴家们更多宝贵的空间。因为对于广大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如果没有20世纪初唱片工业的出现,不论是器乐、声乐还是指挥艺术的人物、发展与流派都根本无从谈起,正是因为有了唱片,一个个人物才能从文字中站起,跃然于耳畔。因此,在读完大约前四分之一的厚度之后,笔者建议本书的读者按照书中叙述的顺序寻找相应的唱片加以印证,一定能够对这些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遗憾 新锐艺术家无缘被收入

  而在叙述这些人物时,坎贝尔充分发挥了她作为知名音乐记者的优势,许多内容都是来自作者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而这些内容正是本书不同于其他弦乐艺术史书籍的最大原因。比如当描写列奥波德·奥尔时,作者引用了她对奥尔的学生米尔斯坦的采访,“假如你问他某个乐段应当怎样演奏的话,他就会对你说,‘回家去自己想办法把它拉好!’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样你就得发展你自己的演奏风格,你用不着去模仿任何人。”作者用这段采访充分证明为什么奥尔的众多学生们演奏风格几乎各个不同,而米尔斯坦这段生动的记叙,恐怕很难出现在一部学术性的弦乐艺术史中。

  这样的“追根溯源”式的采访在本书中还有很多,如作者在“致谢”中的记叙,教育家约瑟夫·津戈尔德教授向作者叙述了他与伊萨依最早的会面,而海伦·道琳则“提供了她对埃内斯库的追忆”。相比这些间接性的第一手资料,当本书的叙事时间轴推进到20世纪下半叶之后,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很多由她亲自采访过,并且在书中被密集引用。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作者依赖这样的视角虽然可以将人物描写得十分生动,但未必能保证客观,而这对于一部侧重点在于演奏发展历史的书籍来说显然是致命的。因此,作者在撰写此书时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功课,仅仅从每本书厚达数页、多至上百种的参考文献清单就可以窥见一斑了,这些书籍中有一部分是为人熟知的弦乐艺术经典名著,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著作,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音乐记者来说,她为保证这两本著作的严谨性显然付出了惊人努力。

  《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初稿完成于1980年,《不朽的大提琴家》则于1988年首次付梓,两本书此后在21世纪初接受了作者的修订,添加了一些有关当今活跃的年轻艺术家的内容,如文格洛夫、格哈特与王健等。不过由于古典音乐行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大量新锐艺术家无缘被写入此书,而书中记载的一些“希望之星”也同样由于种种原因而淡出了音乐会舞台,这也体现了纸质书籍在时效性方面所面临的无奈。

  □书评人 霄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