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新食品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新食品周刊
上一篇

部分微信大号操纵食品谣言当治理

2015年06月0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食评

  上周,双汇集团新闻发言人刘金涛大概没有睡好。5月26日,食评君和刘金涛一起在北京参加了一场“净化网络环境 打击食品谣言”研讨会。就在众食品企业苦苦抱怨食品谣言,深受其害时,刘金涛突然激动地举起手机说,“你们正在说谣言,我刚又收到一条谣言”。

  刘金涛的团队监控到的这则谣言,发布者是名叫“上海圈子”的微信公众号,标题是《大家买肉注意,上海市场已经出现了,尽量减少吃猪肉!》,内容称浙江、广东、四川等猪肉大面积出现钩虫,病源来自于广西,这种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上海市场已经出现了,请大家尽量减少吃猪肉。

  一周过去了,截至发稿,食评君在“上海圈子”看到,这则谣言依旧堂而皇之地刊登着,阅读数超过10万+,“点赞”高达19894个。

  之所以明确说这是“谣言”,是因为此消息的“病原体”早在去年7月就暴发过一轮,当时,同样的一则“猪肉大面积出现钩虫”的消息在四川、贵州、广西等几乎全国范围大面积传播。

  回到谣言本身,“猪肉钩虫暴发”谣言并不难被证伪。

  事实上,去年这则谣言暴发时,四川、广东、贵州等多地农业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就立即进入市场进行大面积检测,并发布了官方监测结果进行辟谣。

  “猪肉钩虫暴发”的反常识性也不难被理解(关于钩虫的权威医学解释网上随处可见),首先钩虫是一种常见肠道寄生虫,不会出现在猪肉里;其次,虫也是肉长的,也是碳氢氧氮蛋白质组成的有机体,任何有机体不可能“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

  不同的是,一年前,这则谣言主要在微博传播;一年后,“疫情”感染到微信平台。

  检索这则谣言,可以看到众多微信公号大面积恶意操纵谣言的痕迹。食评君检索发现,以一模一样的模板《大家买肉注意,**市场已经出现了,尽量减少吃猪肉!》为标题传谣的公号就有188个,阅读量分别从10万+到数万,总阅读量数百万计。一个显著特征是,这些公号发布的谣言内容完全一样,却根据自己的目标粉丝地域范围,分别将“上海市场”改成“江苏市场”、“哈尔滨市场”、“海伦市场”等,不一而足。

  这说明,这些公号不仅不对谣言进行验证,还对谣言进行本地化加工,以此加重本地市民的关注度和恐慌度,从而赚取关注度。在微信自媒体公号广告动辄数万的背景下,这些公号加工谣言,助长传谣的经济动机昭然若揭。

  正如食评君所做的,事实上,微信传谣公号的操纵者们只需要动动鼠标,稍微检索一下,即可发现这则谣言真面目。但遗憾的是,一年后,这则食品谣言的“疫情”不仅死灰复燃,还产生“变异”,再度引发业界受难,公众恐慌。

  目前,食评君在微信看到的是这则谣言在大量传播,而食评君在农业部、国家食药监总局、中国疾控中心的官网尚未看到任何官方表态。

  “猪肉钩虫暴发”谣言去年被中国畜牧行业评为“十大行业事件”第二名,对中国本就行情不振的养猪行业造成了重创。治理这些有偿操纵食品谣言的微信大号,刻不容缓。

  □杨万国(新京报《新食品》周刊主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