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娱新闻·行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娱新闻·行业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栀子花开》《一生有你》等歌曲改编电影,新京报独家采访幕后主创,解读行业现象

经典金曲变电影,音乐IP走着瞧

2015年06月0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一生有你》电影立项发布会上,卢庚戌(左)现场邀请奶茶妹章泽天出演。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大电影的主演确定为陈晓(右)和余心恬。
《一生有你》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她不听电话夜夜听歌不睡
《小情歌》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你的背包》
一九九五年/我们在机场的车站/你借我而我不想归还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你总是猜不对我手里的硬币/摇摇头说这太神秘/你来的信写得越来越客气/关于爱情你只字不提
《栀子花开》
这是个季节 我们将离开/难舍的你害羞的女孩/就像一阵清香/萦绕在我的心怀

  去年的五一档,一部根据高晓松同名校园民谣改编而成的电影《同桌的你》成为了当时的票房黑马,这部成本不高,制作规模也不大的青春片让国内各大电影公司看到了一个商机——根据流行歌曲改编成电影,并将其定义为IP。IP并非是个新兴词汇,它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知识产权,近几年,根据热门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如《小时代》系列、《左耳》、《何以笙箫默》等片,都是根植于“IP”的项目开发,

  谈到IP,《同桌的你》导演郭帆表示,“IP本身有很多,但是我们这儿讲的IP应该是品牌的意思。只有成为品牌才能变得有意义。这个IP的范畴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还有周边的衍生产品。这块是我们国内目前比较滞后的,但是有很大的市场。其实我们目前IP的使用还远远不够,只是刚开始,之后我想有很大的空间。我个人是特别主张使用这种品牌,并且培养这种品牌的。我觉得中国有品牌意识也只是这几年才刚刚开始,所以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也希望这个品牌慢慢地越来越强。”

  而另一个现象是,由于《同桌的你》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导致出现了一批以歌曲作为IP改编的电影:《栀子花开》即将于7月10日暑期档上映,《爱之初体验》6月19日上映,而《一生有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已经进入了启动阶段,有人认为这是电影产业原创力匮乏的体现,也有人会认为歌曲因为流传度广,大家耳熟能详,可以省下很多宣传成本,而且会促进市场票房,无论是利是弊,可以想见,音乐IP将会在未来几年成为国产电影的一大风景。

  为什么会把歌曲改编成电影?

  高晓松(电影《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监制):没人懂营销,懂营销的就是老板。我觉得电影市场蓬勃起来的时候,其实不光音乐,所有抚慰过千百万心灵的东西,都有可能在大银幕上跟大家见面。包括当年的小说,甚至拍了十遍的金庸先生,抚慰过我们一代代少年的东西,都被拍了无数遍。音乐、小说、以前的电视剧……现在电影展现了一个庞大的舞台,所以大家都可以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因为前面有一个《同桌的你》,快五亿票房,我自己也挺感动的。其实包括我自己开作品音乐会,不光是当年的人,包括年轻的人,也能在一起唱一些歌。音乐有一个好处,就是听老歌的人比较多,其实说心里话,听老歌的比看老电影和老电视剧的人多。因为大家去卡拉OK唱歌的时候,老歌能抚慰很多人的心灵。包括我在这个学校里住了30多年,后来我都很大了,有的时候夏天毕业的时候我到草坪上来,有一大堆男生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女生楼底下一堆男生冲上面唱歌。音乐是生命力比较长的东西,而且最容易被勾起你的回忆。这么做没有特别的想法,就是水到渠成。

  卢庚戌(电影《一生有你》导演):我觉得大部分你说的IP并不是什么IP,没有什么可说的。不是说弄一个以前流行的歌曲就是IP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IP要符合这么几点,第一它确实是流传度广,而且对这一类的片子有一个情结,对这些人有一个情结。比如《同桌的你》和《一生有你》,无疑在几代大学生心目中有一个情结。而且又是青春片,又讲他们的故事,这是有一个情结。

  第二个是立项的这个东西会有一个强烈的指向性,就是这个歌名要变成电影名,你要有一个强烈的指向性。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桌的你》就是指当年的同桌,一听就是青春怀旧。《一生有你》一听就是爱情,我一生有那么一个。我请问你一下,我不知道《你的背包》指的是什么?一个背包?还有《小情歌》,我也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

  第三点是大家有兴趣去看,真的不是所有的歌名都能找到IP名。像你这么说的话,《光阴的故事》,你问问谁想看。我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说《一生有你》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我针对学生去演讲的时候,学生开始尖叫,非常期待这个东西去改成电影。如果《你的背包》改编成电影,你可以去问一下你想不想看?《一生有你》出来的时候,就像你这么大年龄的80后,没有不会想去看的。请问《你的背包》改成电影,你问问自己想不想看?

  音乐IP的优势在哪里?

  高晓松:我觉得《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即使没听过歌,感觉起来也是挺有意思的电影名字,因为大家谈了太多的校园爱情,但是兄弟之间等等这些好像还挺少来表现的。再加上我们会有超过十几版不同的现代的歌词的这首歌,会把这个歌的内容变成很多的内容,在前面的周播剧(注:乐视影业已与高晓松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开发为涵盖大电影、超级周播剧和音乐的生态IP项目)里面有很多的预热。我相信大家还会喜欢这首歌里诚恳的回忆。

  李锦文(《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制片人/监制):其实这个项目我跟导演已经前后一年多,也给我看了他很多的剧本,直到去年的年底,我们就感觉这个成熟了。实际上我是香港人,我可能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没有大家那么深的情怀,可是我看了这个剧本之后,我就很想用一个香港人的角度,加上内地导演的视角去拍一部比较接地气的电影。

  卢庚戌:《同桌的你》和《一生有你》本身歌曲里面的故事就很强。电影如果想成功,必须跟歌曲要有一个很强的关联性,不能说拍《一生有你》,然后是一个国外的题材,或者解放前的一对夫妻,虽然也是《一生有你》,但是它跟青春校园就没有关系,跟80后的生活没有关系,他们也觉得这个不是他所期望看到的东西。

  会伤害电影原创产业吗?

  郭帆(电影《同桌的你》导演):原创跟IP本身没有太大的冲突,没有原创也没有IP,所有的IP都是原创来的。我本身是学法律的,我比较较劲这些字眼,所有的东西都是IP形式,所以我觉得应该用品牌更为贴切一些。有品牌的IP是经过了长期观众的支持,有一个试错的结果。对投资人来讲,成熟的IP风险是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改编完以后就好,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从创作者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能有原创的东西,但这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比方说《三体》,1999年就开始弄,弄到现在,当时也没有人关注这个事情,去年开始《三体》火起来,不光在影视界火,在网络界也火。这个之前并没有人关注,所以去原创的话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恒心。这个特别像影视界里经常聊的艺术还是商业,艺术就是梦想,原创就是梦想。IP也是要有的。

  卢庚戌:我觉得一定是互利的,比如说找歌手来唱电影的主题曲,那这种方式一定是互相有一个衬托的。(那你觉得有害吗?)没有害,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推动作用。我刚才说得非常明确,歌曲IP适合做成电影的并不多。你可以起无数的名字,你都可以用音乐名去靠,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到底有多少的歌名能够真的获得市场认可。

  音乐IP进行时

  从之前国家广电总局的立项公示可以看到,由优酷土豆集团成立的电影公司“合一影业”瞄上了金曲改编电影,包括有《你的背包》(陈奕迅)、《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张学友)和《小情歌》(苏打绿),前两者的编剧都是孙思雨,从故事梗概上来看,影片只是借用了一下歌名,新京报记者就此特别致电了合一影业的宣传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项目还没有成熟,不方便透露具体进度,还没有到可以对外公布的程度。

  《你的背包》

  梗概:1995年,玩世不恭的陈长天和沉稳内敛的刘子笑是好兄弟,他们同时结识了古灵精怪的卢小荻。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而卢小荻送给陈长天的背包,也成为他一直无法忘却的记忆……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梗概:年过三十的杜小筱在搬家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积尘已久的箱子,里面满满堆着青春的回忆。一盘音乐卡带,让她想起当年和青春时代的恋人肖凯的曾经,也想起自己这些年来的爱与悲伤。

  《小情歌》

  梗概:歌手夏辰和演员徐言相识于微,二人互有好感但是阴差阳错没有在一起,在演艺圈二人以朋友的身份相互扶持与爱护十几年,在经历生离死别之后二人最终在一起。

  音乐人谈音乐IP

  1.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2.优势与难度?

  3.还有哪些作品备选?

  宋柯(内地唱片工业的操盘手之一。麦田音乐制作公司创始人,曾任华纳唱片中国区音乐总监)

  1.音乐IP这种歌曲改编电影应该算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个创举吧,看了很多欧美电影,这种例子不多。一方面说明一首歌给大家带来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另外一方面国内电影的创造力实在有点匮乏,因此他们来帮助挖掘遗留的金矿,目前来说是好事儿。

  2.其实一首好歌给人带来的阶段性的共鸣是很强烈的,很多好的作品十分有画面感,也有人物代入感。如果没有什么其他好故事,鉴于青春片和爱情片还有广泛市场,华语流行音乐界又是主要以性格为主,刚好契合。类似这种情况应该还是会发生的,不是坏事,挺好的。

  3.比如说《花房姑娘》就非常丰富,也是想象空间极大的。崔健若是能拍一《花房姑娘》反响一定会很大。当然他应该不会像我想得如此直接,俗套。晓松也有新的项目立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都是已经有人物设定的作品。目前这个空间是有的,当然太多了也不好,总会让人觉得有搭车的嫌疑。

  吴向飞(作词人、歌手。代表作《开往春天的地铁》、《路一直都在》)

  1.个人觉得,电影用知名歌曲的名字来命名,本身的噱头要大过电影本身。这样的命题,比新起一个电影名更有观众缘,毕竟,原来歌曲的知名度在那儿摆着,受众人群基数也够大。就这个现象来说,我觉得很好,至少证明当初某首歌的影响力和流传度。

  2.因为歌词创作很多都是截取了一个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加以延伸创作。所以用歌名再来当影视或舞台剧的名字,会让观众有好奇心。比如《同桌的你》,观众就会想,当初歌中那么有诗情画意的女孩,在影视剧中到底是什么样?很多好的流行歌曲,歌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影视的跨界,可以更加完整地展现当初那个感人的故事。

  3.如果说《你的背包》可以拍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那么像《你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死了都要爱》等等歌曲,都会让人有再度创作的欲望。当然,出于职业本能,我也会多问一句,当影视剧开始用以前很火的歌曲名字当成电影主题和名字时,原来歌曲的创作人可否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著作权收益?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安莹 古珺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