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旅游周刊·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旅游周刊·专题

如何运用古村落老灵魂(1)

2015年06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以前的古建彩画主要使用矿石材料,现在好多矿石颜料都找不到了,一般的仿古建筑用的都是丙烯颜料。 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
安徽蚌埠龙子湖畔移植的古民居兼顾了不同建造年代和类型,多以清末古民居为主,也有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部分建筑。 新京报记者 曹燕 摄
香山帮指的是东渚、通安、香山一带以古建修复和建造为营生的匠人,精通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现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图/CFP
闽南“红砖大厝”是中国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双曲线屋面,雕花封壁红砖,精美的门面石刻,屋脊檐口花饰,色彩鲜艳,喜庆吉祥。图/CFP

  我最近去过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古镇算是大运河边上的窑湾古镇,有个小轮渡往返于两岸,一般轮渡上有小车、农用车、摩托、电动车,有时候还有小猫小狗,本地人见怪不怪,十分钟左右的水路,冬天站在船上,抱紧双臂吹着风聊聊家常就过去了。这明显是旅游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的粗野状态,但是生机勃勃。

  “中国每天都有一百个村落在消失。”这是冯骥才在一些场合说过的数据,此刻有村落在消失,有古建筑作为标本被移植保存下来,也有一些风貌依稀的城镇开始被修缮被保护,走上旅游之路。如何运用老灵魂是个问题,目前国内一些历史街区的保护有点教条,它们不是标本,不是到处都是酒吧,也不是贩卖一样的旅游纪念品,这些是浅表层次利用的方式。唤醒老灵魂,要考虑整体性文化和生活方式复兴的可能性。

  保护下来才能合理利用,利用得当才是有效保护。古城镇保护专家阮仪三还说,要注意保护的永续性,一时做不好就慢慢做,这一代不行就下一代,如果目前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还不完全,对于应该怎么修还有争议,就不要急于动工,想清楚了再干,不急功近利,才是永续发展的保护精神。

  作为遗骸保存下来,总是比“毁尸灭迹”好

  在安徽蚌埠龙子湖畔,上百座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不同时期的古民居,正在进行一次重生之路。这个古民居博览园置身于热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更像是小心翼翼被隔离出来的盆景。

  龙子湖,湖心小岛有移植而来的三百多座古民居,它们来自祖国各地的拆迁现场,移栽于此的古民居不过沧海一粟,如果用现在多被引用的“留得住乡愁”的眼光去看,这里层叠累计的乡愁,密度很高。

  “如果是我哥哥(阮仪三,古城镇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他会认为古民居的移植是脱离了原来的土壤。”弟弟阮涌三,苏州建委专家也是城市遗产保护专家,他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古民居是单体建筑,它要和环境生长在一起,但孤岛总是保护不下来的。”

  “古民居作为标本或者说遗骸保存下来,总是比毁尸灭迹要好。”阮涌三也知道,古民居一旦脱离原来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价值就丧失了一大半。但是与其让这些古民居被拆彻底毁灭,异地重建至少保留了文物的肉身。

  “手艺有限,只能形似,不然我不就是大师了嘛”

  分拆、不同部件的编号、运输、修复、重建,龙子湖畔的一座废弃仓库里,是古民居修复工厂,从全国各地分拆、运输而来的古民居在师傅的手下,正在完成重生的过程。

  当被问到修复和建新的仿古建筑有哪些不同时,来自江西的吴师傅说,“古建修复不同于新建,最好就是维持原貌。只要能够保证安全,就必须用旧料。腐朽残缺的,要按照原来的样子或者图纸的要求做一个配上去,还要经过特殊的做旧处理,确保颜色和质地接近一致。”修旧如旧,不是指东西在使用年限上新老程度的旧,而是旧有形制和形式。

  阮仪三强调的原真性,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真实的历史原物,保留它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维修是使它“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原汁原味,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比如说,古建筑的木门窗是用许多小的榫卯结构连接的,徐师傅说最难的是精度要高,榫卯连接误差为零。通常做一个榫卯结构刻四五刀,每刀下去分毫不差,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就。

  木雕就更难了,他手里的一块长匾有一半的内容是缺损的,又没有图纸,就要想象着那消失的一半如何呼应既有的一半,木雕是三维空间艺术,由外向内,一步步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构思显现出来,一次次地做减法,内容才能脱颖而出。不过,徐师傅也说,“不可能像原来的木雕那么精美,手艺有限,工期也有限定,只能形似,要不然我不就是大师了嘛。”

  阮仪三教授一直强调古建筑修复的原真性,例如使用旧料不仅保证了古建筑的原真性,还大大提高修复工程的可逆性。比如用于修补木结构构件的黏合物,可以使用驴皮胶、牛皮胶这些传统材料,好处是一旦修复不当,可以掰开重来。

  现实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北京园林古建公司高级彩画师秦书林修复过诸多文物古迹的彩画,“现在都不成了,时代变了,以前的古建彩画主要使用矿石材料,现在好多矿石颜料都找不到了,一般的仿古建筑用的都是丙烯颜料。”比如,以前彩画用的胶,是动物材质皮毛熬制成的胶,必须在工地即可生火加热使用,但是现在工地都不能有明火。特别是像故宫、天坛、颐和园这样的地方,游客又多,更不可能用明火。

  古村古镇修复热,促进传统材料和技艺复兴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这几年古村古镇修复有了一定市场,传统材料和技艺也在复兴,例如“金砖”,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古时候就是有名的,也是当今修缮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等古代皇家建筑时唯一的指定用砖,天安门、天坛祈年殿、颐和园用的都是陆慕御窑金砖。现在陆慕金砖制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传承人。

  陆慕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镇上现在还有石碑记录着御窑金砖的历史。现实中的历史文化古镇,又是面目模糊的,陆墓古镇上的桥梁多,其中一座华元桥,造型来自于伦敦桥。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全国的历史文化古镇也不算是少见吧。

  阮涌三提及苏州还有个香山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现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东渚、通安、香山一带以古建修复和建造为营生的匠人,包括架子工、瓦工、木雕师、彩画师等等行当,以前都是父传子,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主要是口传心授,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论,但手艺很好,比如说木雕师傅,你给他一块红木,他眼里就是一尊观音或者罗汉的样子了。阮涌三说,“现在是专家太多,好工匠太难得。”

  古建修复中说的原材料、原工艺在现实中虽然是多有妥协,但是很多规矩和法则都是根深蒂固的。例如彩画工艺行当里的人,都知道秘诀是“上青下绿”、“青依香色绿依紫”……秦书林说隔行如隔山,说给外面的人听不明白,“古建筑上很多匾,字是金色,底儿做扫青,效果最好,在原色硬木匾上,字做填绿效果最好,就是依据‘青依香色绿依紫’的口诀达到的艺术效果。在人物故事绘画中,三国人物关羽的题材最多,关公俗称‘红脸汉子’,身着绿袍时最精神,就是‘绿依紫’的道理。”秦书林觉得,“这个颜色搭配规矩有关于中国人的审美,不会变。”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