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旅游周刊·沙龙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3:旅游周刊·沙龙

团队套餐VS碎片需求哪个更需要创新?(1)

2015年06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旅游会客厅现场。(场地支持:杂志客厅)

  产品和服务是核心竞争力,如今,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体验更加创新的产品,对于传统的旅游路线产品不再是“全盘接受”。各种信息告诉我们,旅游市场上的产品创新时代已经到来。今后几期的新京报旅游沙龙,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从消费者需求入手”VS“从资源入手”

  5月27日,新一期新京报旅游会客厅,三位嘉宾乍一看不在一个“频道”上,五洲行国旅的总经理王凯君,也是旅游业界资深的大姐大。五洲行是以批发业务为主,主要做的仍是团队游产品。和王凯君对话的是两位80后——大鱼自助游创始人兼CEO姚娜、假日阳光COO杨青锟。王凯君觉得,姚娜、杨青锟做的是特别有未来的事。现在旅行社的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做高端还是低端、做门户还是做综合等等,只要把自己能做的这件事做好、做精,肯定就有价值、有意义,也能最终赢得市场。

  大鱼自助游创始人兼CEO姚娜,是一位敢想敢做的80后创业者,清华大学毕业的她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人,她曾是谷歌最早的中国员工,后来独立创业。

  姚娜说,自己在做“目的地碎片化旅游产品”,也就是非标准化碎片产品,只做境外的民宿客栈、家庭旅馆,去年也做了交通,如包车、租车、当地火车票代订等,还有当地一日游的活动以及一些深度体验。一年之后,她发现用户不买账。今年2月,姚娜砍掉其他产品,专门做住宿类产品。她有研发特色产品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

  假日阳光的COO杨青锟,出生于1983年,他现在实际上做的和姚娜差不多——目的地相关的服务。最开始杨青锟做的是定制游,做产品打包,给客人提供套餐,但是很多客人不知道要什么,市场反响不是特别好。后来,他们发现,很多客人在订车、订导游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多一些,这些目的地旅游中的刚需元素成为了假日阳光的主攻目标。

  后起之秀们开始先研究消费者需求,再去找资源,从“前端入手”;而一些有着深厚根基的旅行企业,把握着独家的资源,也深信跟团游市场在20年里仍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更习惯于从资源入手。王凯君说,“姚娜和杨青锟们,在做的都是未来的事,我们做的是当下的事,未来也少不了我们。”

  “团队游是主流”VS“找寻自我和完全自我的人”

  王凯君说,目前团队旅游的大军还是40岁到60岁,90后、80后们带父母出游的时候,也可能会选择团队游产品。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团队游还是主流。但是如果传统旅行社放弃现有的资源,也去做在线平台的生意,不太现实。

  杨青锟说,“我看重做自由行。跟团游的市场很大,但是从数据上来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自助游。”

  杨青锟进一步解释,阳光假日关注自由行客人的持续增长,以及客户群的变化。为什么会选择“司机+导游”这种方式呢?是因为游客到了境外,实际上,自驾需要很多资质。中国的驾照不一定在当地能够通行;而自驾游本身也挺劳累的,自驾过程中需要操心的各种事比较多。阳光假日为某个目的地提供一个基础的车,然后是导游,或者车加导游合在一块,是介入自由行和跟团游中间的方式,车从小车到大巴车都可以。“阳光车导”现在有三个主要的产品,一是持证导游,二是大巴车,还有一个是专车服务。

  大鱼自助游创始人兼CEO姚娜坦言,“我们接触的客人,100%是厌恶团队游的。但是我们并不否定团队游的价值,我所了解到的情况也是,一些习惯团队游的客人,也会比较厌恶自由行。”社会学上讲,70后没有自我,80后寻找自我,90后天生自我,旅游做到最后是文化性的,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一帮找寻自我和完全自我的人。

  (下转D1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