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书评周刊·历史

郁金香热:狂热转瞬即逝,只有诗意的故事永恒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这幅画记载了当时荷兰人陷入狂热,像猴子般参与郁金香的投机与炒作。
《郁金香热》

作者:迈克·达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本:2015年5月

这本书讲述了世界上最受人追捧的花朵郁金香及17世纪30年代掀起的非凡热潮的故事。郁金香市场从不可抑止的繁荣到彻底崩溃,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起落沉浮之间社会风貌与复杂人性得到了淋漓尽致而诗意地呈现。

  风乍起,水面微微一些涟漪。你轻轻出手,全仓买入某只股票。旁人有一些不解,你微微一笑不解释。风越来越大,价格开始上扬,别人都在赞扬你的智慧。你微微一笑不解释。风越来越大,泡沫越来越大。所有人都沸腾起来,大家开始抢购。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高……很多人都预测一个更高的价格。这时,你轻轻出手,卖出股票。飘然而去,深藏功与名,留下身后一路的哭喊与落叶。——还有比这样的梦想更快意的吗。其实,关于投机,我们都知道它有一天会破灭,但是,为什么我就不能冲进去玩一把再出来?至于最后被套牢的,·Who cares?

  这不只是眼前的事,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同样上演着如此这般的狂潮。只是,彼时人们追逐的对象,不是股市,是郁金香。荷兰17世纪郁金香狂潮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们都知道有那么一回事;但是它到底怎么一回事,其实只有极少的人才愿意去了解。坦白地说,在我摊开此书之前,我把它想象成一种教你如何投机或分析投机逻辑的经济学著作。我敢打赌,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在经济学的各式各样的文字中,郁金香狂潮总是和“投机”深深地绑在一起,时不时冒出来。

  我错了。这本书当然涉及投机,但投机并不是主要部分。(还在书的开头,迈克·达什就对那些经济学教授、金融分析师和财经类记者们喟然长叹,一种为郁金香不被理解的遗憾。)作者只借郁金香的发掘、培育和交易,描述了16、17世纪欧洲,尤其是土耳其和荷兰的社会百景。它其实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不同于挖掘兴亡得失的高头讲章,它把文字深入酒光花色的生活当中,用慈悲、忧伤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清明上河图。

  从社会狂潮到彻底崩溃

  花园是穆斯林对于天堂的想象,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来自天山脚下的郁金香凭借其鲜艳色彩,逐渐成为土耳其人的神圣之花。伊斯坦布尔的苏丹对它的狂热崇拜让它得到了广泛栽种。一个行当由此而生,花商遍布全城。当然,最美丽鲜艳的郁金香无疑属于苏丹皇宫中最深处的极乐花园,在上万名士兵和仆人的护卫下,皇帝和郁金香俯瞰阳光清风下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斯时,欧洲基督教王国们不得不与扩张中的土耳其人纳和,成千上万的西方人来到土耳其经商、应征雇佣兵,当然也包括外交使者,后者把郁金香传到了西欧。

  植物学家的奠基人克劳修斯在其颠沛流离的一生中种植郁金香,并散发球根与其好友,极大地促进了它的传播。当其皤然老矣,新兴的荷兰共和国创建了一所与剑桥比美的莱顿大学,并为克劳修斯建造了一座供教学与研究的植物园。各种各样的新系郁金香得以培育出来,植物科学日渐发达。与此同时,作为鉴赏家的贵族、执政者、富商、律师和医生开始追捧,精致的花圃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供人游览。郁金香球根贸易应运而生,花商们赚得盆满钵满。价格一路上扬,很多普通手工业者——包括玻璃工、伐木工、水管工、拆房工、鞋匠、卖肉的、磨咖啡的、酿酒的、看门人、理发师还有农民——也耐不住了。他们每天工作14或16小时,才能勉强温饱,而一个球根赚的钱能够抵得上几年的收入,谁能不心动呢?

  在一个叫哈勒姆的小镇上,运河渡船下来的旅客中,除了原有小商贩、洗衣工等人外,又多了一批雄心万丈的花商。他们穿过挂着尸体的绞刑架,沿着弥漫着啤酒厂和漂白厂的浓厚气味的街道,走进烟雾缭绕、喧哗燥热的小酒馆。这里,买家和卖家围绕着一张纸片——表示几个月后交易郁金香的期票——展开竞价。啤酒是当地人消费的日常饮料。想想看,一个包括女人和婴儿在内才3万人的小镇,每年的啤酒消耗量达2000多万升。这一全民酗酒的政治后果是,几十年来,当地政府为几家啤酒厂主所牢牢控制。酒精促使酒价扶摇直上。与此同时,在一个遗产拍卖会上,郁金香球根的价格达到了巅峰。逝者留下的7名孤儿从清贫而一跃成为巨富,每个人的收获相当于一个普通手工业者年收入的40多倍。想想看:一个上等郁金香球根总价3000荷兰盾(它距最高纪录还差2000多盾),相当于1艘船、8头肥猪、4头公牛、12只肥羊、24吨小麦、48吨黑麦、2大桶葡萄酒、4桶高级啤酒、2吨黄油、1000磅奶酪、1个银酒杯、1包衣服以及1张带有床垫和寝具的床的所有物品总价之和。

  然而,价格突然崩盘。短短几天内,市场消失。付了现款的买主把货砸在手里,眼睁睁看一生财富化作水流。只付了定金的交易双方则扯皮到各级法院和各市政府。到处都出版各种小册子和画作指责郁金香交易,倒霉鬼们有苦也说不出,只能苦度余下凄惨的一生,这其中包括伟大的风景画家戈延,他后半生的画作都是催债压力下的产物。

  给人带来诗一般的意外感动

  郁金香热再次回到土耳其。艾哈迈德三世即位的1703年起,因为他的喜好,伊斯坦布尔的狂热持续了30年。臣民们想方设法培育新品种,或从荷兰进口球根。(因为郁金香狂潮故事的广泛流传,人们都想亲眼目睹这一绝世花卉的真容,郁金香出口贸易应运而生,并最终促成了荷兰在国际花卉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各种珍品溢满一年一度的宫廷郁金香节,公主婚礼上的鲜花与咏花诗作成为津津乐道的传说。物转星移,当帝国败于波斯而丧失大片土地时,愤怒的民众起而杀死推行西化改革的大臣。皇帝黯然退位,被囚禁在皇宫花园的一角,在那里,面对无花果林,他只能在梦里重温曾经遍地鲜花的良辰美景。

  这就是《郁金香热》。在这幅时空跨度广袤的画卷里,阅读的心中油然滋生着彼此交集或交替的百感:欣赏、尊敬、惋惜、愕然、慈悲、快乐、神往、留恋、忧伤……我得承认,它给我带来了诗一般的意外感动。尽管这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它完全称得上精美的文学作品。相较之下,那些虚构对话与场景的传记是何等的狂妄粗鄙,而纠缠于细节与论证的史学论著又是多么的无聊乏味!

  本书的作者迈克·达什是一位历史学博士,史学方法中的理论、结构和数据在书中若隐若现。理论癖好者大可以在其中挖掘出那些结构性的历史脉络:原始工业化的兴盛提供了郁金香热的土壤;金融市场的发达制造出新型的投机工具;奥斯曼帝国的兴衰与花卉市场的重要影响……不过,面对这样一部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妙著,那些理论剖析会生生败坏我们的口味,任何试图上升到理论与结构的一般判断简直就是对我们审美的粗暴殴打。比如,此刻我正依山傍水,看闲云潭影,正莫名欣悦之际,你却告诉我:眼前的湖泊为“大跃进”的产物,当年的数万个水库在今天构成城郊休闲旅游的重要基础。

  合上书卷,回味之余,止不住淡然不绝的渴望。君子兰、藏獒、大红袍、青花、虫草、普洱、极品邮票等等,在神奇的祖国大地上,各种各样的狂热此起彼伏,从未歇止。平庸如我者大抵期待在狂热中大捞一笔,或者在事外艳羡或嘲弄一番。又有谁能够在眼花缭乱的色彩与呼吸中拎拈出世间百态和忧欢离合,并搓成一段诗意历史呢?狂热转瞬即逝,生命连同附着之上的繁华喧嚣、穷困寂寞也匆匆流走,只有故事永恒。不,只有诗意文笔讲出的故事才是永恒。

  □李风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