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康夏很傻,但不是很差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文化谭】

  康夏卖书的“一时糊涂”里,很可能同时掺杂了虚荣心和贪念,但并不是深入骨髓、无可挽回的坏。这是人性中很常见的晦暗不明的成分,我没有能力替康夏解释,但我见过不少类似的例子。

  最近正被舆论炙烤的康夏,在向买书人退完款后,在微信、微博同时贴出了一篇《最后一条》。他宣称这条消息会保留24小时,之后他将从一切社交网络上消失。这篇临别感言再一次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聪明人,因为在认错和解释之后,他又说了一大段“带有感情色彩”的话,跟批评他的人隔空对骂。

  为什么说他不聪明,因为公关文章最忌讳的是“感情色彩”。虽然他自称不“危机公关”,但我们都知道他想要而且需要拯救自身破碎的公众形象,这就是危机公关,只是文艺思维的康夏不愿承认罢了。不是只有买水军、删帖才是危机公关,也不是只有坏人才需要危机公关,网络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需要危机公关。

  “无论在任何年代、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折磨我的方式,就算死一千次,死一万次,骨头被碾成灰,筋肉变成血浆,彻底万劫不复,也绝对,没有,可能。”这样文艺范十足的赌咒发誓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谁也看不到你的心,挖出来也不行。已经被骗过一次的人们,更不可能被感动。

  我用了“骗”这个字,康夏和他的支持者可能不爽。但判断是不是骗,应秉持“论迹不论心”的原则。自己破坏卖书的规则,又不告知买主,这就是骗。不管背后藏着多少委屈。

  不过,既然这次“康夏卖书”风波已接近尾声,钱都已退还,康夏也要告别社交网络了。我们可以论迹也论心了。坦白说,康夏的最后这一次声嘶力竭的解释,虽然并不是无懈可击,但我被说动了。读完之后,我选择相信他是一时糊涂和操作不当,而不是从头就憋着坏。

  我愿意相信康夏不是那么坏,因为我思量多日,也无法理解,他策划这么一场活动,押上自己的整个人格,只为了赚那么点钱。他的“一时糊涂”里,很可能同时掺杂了虚荣心和贪念,但并不是深入骨髓、无可挽回的坏。这是人性中很常见的晦暗不明的成分,我没有能力替康夏解释,但我见过不少类似的例子。

  康夏错了,而且错得很傻,这已不需讨论,他再说自己家境如何不缺钱都没有意义,朋友再替他背书也没有意义。但是康夏到底有多坏,这是一个有讨论空间的问题。将他打倒在地,踏一万只臭脚,似乎没有多大必要。

  我不鼓励乡愿般的宽容,说什么“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年轻不是犯错的借口,也不是获取宽恕的理由。我也不同意“爱读书的人,坏不到哪里去”这种论调。爱读书不是罪,文艺不是罪,但文艺青年也没有天然的豁免权。文艺青年之所以招人烦,就因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用文艺的腔调替代对是非的理性分辨。我之所以说康夏也许没那么坏,只因为我愿意用复杂一点的眼光看这个世界,而且我发现复杂一点的解释在康夏身上更能行得通。

  □西坡(自由撰稿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