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艺术家北京首展开幕,新作《明年》翻拍自法国新浪潮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 ||
| ||
|
在一座拥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城市里,戏剧演出正在进行,男人与女人相遇,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经典画面出现在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而这其实是昨天开幕的“黄汉明:明年”个展的一件重要作品。一直以来,黄汉明这位新加坡艺术家挪用、翻拍经典电影已经成为其被艺术圈内熟知的创作手法。为何那些已为人知的电影在黄汉明创作中就能成为当代艺术?他的录像作品与电影本身仅仅只是翻拍关系吗?借此次新展开幕,听黄汉明讲述他如何将电影变成了当代艺术。该展将展至8月9日。
为何翻拍?
艺术的方式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
黄汉明是位艺术家,但他的创作却又与电影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代表作总是与经典电影相关,包括《魂断威尼斯》、《花样年华》、《恐惧吞噬灵魂》等。
而通过翻拍经典电影这种方式,黄汉明其实希望能探讨更高深的艺术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一直以来被艺术界所青睐的。包括通过艺术的方式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探讨主体性的边界并展开重复的差异。黄汉明在代表新加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他就会问自己:“新加坡是什么样的地方?我们要去提哪一方面的议题?”他就想到要回到历史中,找出个人或国家的身份。为此他翻拍卢奇诺·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创作了自己的录像作品《生死威尼斯》。
而此次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新展创作的全新录像作品《明年》,则是黄汉明希望借此探讨时间性问题。黄汉明告诉记者,《明年》翻拍自法国新浪潮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是在电影历史中非常重要的影片,将时间、地点都消融掉,其中的人物、时间、背景更是一直在变。”
怎么翻拍?
一人分饰多角,有意制造陌生感
在黄汉明的录像作品《华样年花》中,艺术家让一个外国女性同时扮演张曼玉和梁朝伟的角色,她操着一口蹩脚的粤语,讲述着电影里的对白。而在帕索里尼的《定理》中,黄汉明一个人甚至扮演了一家人的角色,从少女到少妇,从青年到老年人,在镜头中,他和自己说着意大利语,躺在自己的腿上念书。
在黄汉明的这些翻拍作品中,艺术家自己或者找人模仿影片角色,其场景、行为、服装、头发、对白都一模一样,唯独不同的是演员被换了。仔细看进去,观众还会发现,这个演员被换得很混乱,男性可能被换成女性,黑色皮肤可能会被换成黄色皮肤。事实上这种置换的混乱从黄汉明给作品取名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作品与那些经典影片名通常会做故意的语序置换。例如,2010年创作的《生死威尼斯》(Life&Death in Venice)电影原型是1971年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2009年创作的《华样年花》(In Love for the Mood)的电影原型是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通过这样的艺术创作,那些封存或过度消费的影像,借由黄汉明的演绎,重活一次。
这次亮相的新作《明年》也是如此,黄汉明选取了《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三段经典桥段,一人分饰男女多角,以三段录像呈现在展厅中。究竟这种一人分饰多角在艺术作品中有着怎样的意义,黄汉明给出的答案是,这是其有意制造一种陌生感,让不懂这种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人来参与,“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模仿,还有语言上的模仿,进而通过语言物质性来拉开与电影的距离。”
■ 作品解读
A《明年》
原作:阿兰·罗伯-格里耶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讲述了一位住在奢华酒店中的女性邂逅一名陌生男子,他对她说他们在一年前的马里昂巴德会见过,那时他们已经相爱,并约定在此重逢、私奔;男子执拗的态度和口中的誓言让女子从莞尔一笑,到矢口否认,最终突然让步,与这位男子出走。
翻拍:在黄汉明的《明年》中,所有有关“一年前”的对白突然变成了明年,片中不断地出现“离这个故事的发生还有一年,我会等着你,而你也会等着我,一年”这样的语句。黄汉明向记者透露,之所以此次在翻拍中做这样的时间转换是因为此次新展探讨的问题便是时间、未来性,“我在作品中让主角从未来回到了现在,有科幻的意味。”
创作由头:黄汉明向记者回忆,去年上海双年展期间,看到了不少法租界的老建筑,分不清自己是在过去还是未来,是在上海还是巴黎,是富有还是贫穷,“转过头时面前的现实一直在改变。”为此想在此地借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创作作品。有意思的是,黄汉明的取景地主要在上海的马里昂巴咖啡馆和法国花园与中国园林风格相结合的公园,本身即暗示着当今文化上的时差被抹平的普遍现象。
创作秘密:黄汉明还透露,此次的录像作品中自己不仅分饰男女多角,还启用了自拍杆。那些男女主角走在上海法租界或者上海弄堂里的不少场景,其实就是他自己拿着自拍杆拍的。
B《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
作品呈现:此次出现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另一件作品《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中,黄汉明将戏剧和未来结合。他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甬道展场封闭起来,借鉴了剧场舞台立体布景的搭景方式,层层竖立十余块木板。木板上的图像分为“太空舱”和“云端”两部分,中间镂空,观众可穿过这些人工景致,直达甬道尽头——一片不断旋转的圆形平板,上面鲜亮的色彩令人目眩。其中云彩的纹样还参考了描绘宇宙的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以及敦煌壁画。
创作由头:黄汉明近期创作都与科幻保持着密切关联。其中,他研究科幻的出发点之一便是选取了传统表演艺术形式粤剧。黄汉明告诉记者,一开始自己有一个抽象的想法,希望以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比如粤剧来探讨未来。在研究初期他看了很多粤剧电影,发现其中有一段非常实验的阶段,粤剧演员们既要在摄影机前、银幕上表演,也要在戏剧舞台上表演,“我发现可以用粤剧这个传统艺术形式来表达任何事情,当然包括未来和科幻故事。”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