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恢复徽州地名为何这么难?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文化谭】

  6月5日,潘采夫在《新京报》和“六根”公众号上发表评论《乱改地名就是没文化》,把我耿耿于怀十几年的“恢复徽州地名”的情结,一下子又勾了出来,按也按不回去。

  潘采夫在文中写道:“改襄阳、荆州尚属拨乱反正,改香格里拉和张家界未见得佳,把徽州改成黄山,可真是没文化到了极致,舍朱熹、胡适故里,而取一座山名,遮蔽了名闻天下的徽商文化。”巧得很,他提到的荆州、襄阳、徽州三个地名,多少都与我相关。

  1994年,我的家乡湖北,将荆州与沙市合并为地级市,改名为“荆沙市”。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让人啼笑皆非。当时,我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开设“静听回声”专栏,便在1995年发表《可惜从此失荆州》一文,为舍弃著名历史地名荆州(包括江陵)不用,却用“荆沙”一名而打抱不平。文中我呼吁恢复荆州地名。这篇文章发表后,多方转载,引起从上到下不少人的共鸣。不到两年,1996年12月,湖北省政府颁布通知,撤销“荆沙”名称,恢复“荆州”地名。我为家乡人的气度而高兴。

  或许受到恢复“荆州”地名的影响,我想到了另一个地名的消失与恢复,这就是“徽州”。在某种程度上,我甚至觉得,近几十年来,中国地名消失最让人遗憾的,莫过于鼎鼎大名的“徽州”被改为“黄山市”。于是,199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发表我以记者名义所写的《可惜从此无徽州》。稍有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的人,几乎都会知道徽州。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徽州改名黄山市,源自开发黄山旅游的良好愿望。但是,用一个自然景观,将悠久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徽州”地名一口吃掉,可谓当时决策者的草率之举。

  《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发表后,引发各方反应,我们先后收到几十封读者来信,大部分赞同恢复徽州地名,还有的读者特地寄来1983年的黄山市与1987年黄山市的区划示意对比图。当时,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尚健在(2003年去世,享年88岁),她与陶行知同是徽州人。她从南京致信于我,非常赞同我的意见。我们将信压缩后,以《陶行知夫人致信本报 恢复徽州地名是明智之举》为题,发表于6月5日的“大地周刊”。

  就在准备继续深入讨论之时,黄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致函报社,这样谈到“大地周刊”先后发表我的文章及吴树琴的来信:“在不到两个月内,贵报接连刊发文章,而且观点鲜明地批评国务院设置黄山市及黄山市区区划变更问题,在社会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贵报刊发这两篇文章是不够慎重的,其观点也是有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山发展的批复和要求的。”真不得了,一个恢复地名的讨论,被上纲上线到如此之高,真是有意思得很。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份来函中,居然还有这样一句话:“另外,据我们所知,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已经改嫁,再以这种类似名人效应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陶行知并没有这样的观点。”看来,主政黄山市的领导们和起草公函者,根本不知道陶行知先生早在1946年已经病逝。何况,即便吴树琴女士后来改嫁,也不能改变她曾是陶行知夫人的身份这一历史事实。

  后来,由我起草并经部门领导修改,以“大地周刊”名义回复黄山市新闻办公室。之后,报纸关于恢复徽州地名的谈论,戛然而止。但由此引发的民间呼声,却越来越强烈,连续多年,北京“两会”期间不断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希望恢复徽州地名。

  我依旧不甘心。1999年3月,我在《南方周末》副刊发表一篇短文,题为《徽州,徽州,欲说还休》,文中后面写道:“发表拙文的报纸,接连收到当地有关部门来信,说是发表我的文章,引起当地一片混乱,影响了工作与生产的正常进行,等等。言下之意,似乎我不仅仅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甚至还是存心不良的破坏分子。

  怎么得了!抛弃老祖宗,贻笑大方,倒是相安无事,皆大欢喜;舆论监督,发发议论,却影响安定,干扰大局,后果严重。好一个撒手锏,挥舞得如此得心应手,真让人大开眼界。

  是呀,谁让写文章的人考虑问题过于简单,过于执著。你何曾想到,一个地名的更换或者恢复,常常伴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领导班子的重组、经济重点和投资重点的确定……而这一切,又该和多少人的切身利益相关?”

  恢复徽州地名,久久未能实现,心里纠结始终难去。

  2001年,回湖北参加襄樊市“诸葛亮节”归来,我在“大地周刊”发表《襄樊何不叫襄阳?》,再次呼吁家乡能够恢复“襄阳”这一历史地名。袁鹰、冯骥才、葛剑雄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赞同恢复襄阳,一时间,关于历史地名的讨论颇为热闹。九年之后,这一呼吁,在各方的呼应和配合下,终于变为现实。2010年,湖北省正式决定,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千年历史地名,有了最好的回归!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统,敬畏历史文化。曾有人认为,现在恢复历史地名,会不会是新的一次折腾,要付出一定经济代价。当然,我并不是主张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对于“徽州”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地名,却值得付出一定代价予以恢复。其实,这些年,我们做的许多事情,不都是在弥补过去的轻率、无知和破坏吗?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用新的努力和改变,为历史错误还债。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还债”,后人会以什么样的眼光审视我们?

  真希望徽州地名的恢复,不要再拖下去。

  □李辉(传记作家)

  投稿邮箱:xjbwysp@126.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