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上接B02版)
继《欧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图叙录》之后,2004年,李孝聪出版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在古地图领域,他深耕细作,去年8月,还去美国收集有关中国边海史地的地图资料。
古人的智慧
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最终超过1400人遇难。李孝聪发现,老城一点事都没有,被摧毁的是新城,是房地产开发的地方
李孝聪素来重视田野调查,1984年至今,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已三十余载。学生眼中的李孝聪精力充沛,“如果他带队,很可怕,白天几乎没什么休息。”
2009年10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考察队路过甘肃舟曲县城。舟曲原来叫西固城,是明朝的一座军事城堡,县城东侧有三眼沟、罗家峪沟等。李孝聪和考察队驱车,从东向西穿过三眼沟进入县城,他们考察了舟曲老城的选址。当时发现,“三眼沟口因堆积许多碎石和卵石,道路已经崎岖不平,显然属于冲积扇缘的堆积物,而且是常态多发性”;暴雨降临,碎石就会被冲刷下来。
次年8月7日夜,舟曲因突降暴雨,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最终超过1400人遇难。8月14日,国务院宣布8月15日为“全国哀悼日”。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考察队当时考察的地点正是发生泥石流的地方。李孝聪立即阅读报道,查看卫星影像,结果发现,“舟曲老城一点事都没有,被摧毁的是新城,是房地产开发的地方”。
2013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演讲时,李孝聪再次以舟曲为例。“舟曲县也想进行城市化,却没有办法向山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只能跨过三眼沟向东发展。在沟上面盖了许多房子,把小学也建在这儿了,而这次泥石流遭难的恰恰就是三眼沟。”
“你说这个问题在哪?古人为什么把城市建在高地,而不是冲积扇上?人家知道这儿要出事。你现在为了商业开发,都忘记了祖宗的经验教训。”面对记者,李孝聪摇摇头。
陕西安康城的往事,同样令人深思。安康在汉江南岸,几乎每年夏天都会暴发洪水。为了保持水陆码头的商业功能,又避免遭灾,古代的官员在地势较高处建造了一座新城,目的是洪水来袭时,人们有一个可以栖身的安全地带。同时,还在旧城外修了两道堤,既能阻挡洪水,又为迅速撤往新城提供便利。
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安康人在堤坝上干得热火朝天。上世纪60年代,官员认为这两道堤不起挡水作用,“把救命堤给推平了”。1983年暴发大洪水时,没有了逃生的道路,很多人因此丧生。
“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实际上这些城市有一些附属的建筑物是当时古人总结的减灾和防灾经验。今天我们虽然已经有了地图,但是地图上往往没有注明建筑用途,如果你研究历史,就能通过文献上的记载在地图上找到这两道堤,并且能发现这两道堤的功能,由此为城市发展或者城市化提出建议。这样或许就能弥补一些伤害和损失。”李孝聪说。
学者荣新江、成一农撰写的文章认为,李孝聪的预测“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减灾防灾很有价值”。成一农说:“在城市开发时,除了商业评估,起码还要咨询一下历史地理、地质方面的研究者。”
研究城市选址时,李孝聪会找来现在的开发图,与历史地图相比较。他强调要抓住“选址”、“职能”、“形态”三个方面,真正研究清楚,进而提出减灾防灾的有效手段,这样才能让城市避免重大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如果不考虑这些的话,早晚要出事”。
“历史文化名城”博弈
上世纪90年代末,在北京站附近,某个工程施工时发现一段残破的城墙,文物局认为应该保护,却没有老砖。市民自发拆掉家里的老砖,用平板车、自行车送过来。“现在有这个现象吗?你去动员都动员不出来。”李孝聪说,人们有感情的是带着历史记忆和痕迹的城市,把这些痕迹全拆掉了,还有人热爱吗?
2002年,李孝聪与郑孝燮、罗哲文、谢凝高等11位学者,共同发出《倡议书》,呼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侯仁之、郑孝燮、单士元等提议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包括北京、杭州、开封、苏州、遵义、延安等在内的24座城市。四年后,又公布了第二批名单,38座城市入选。除了提高城市知名度,还能获得政府拨款,那时,各地“都想挂这个牌子”。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很多城市打报告,想摘掉“牌子”——“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被认为限制了城市发展。“因为你这也要保护,那也要保护,他们怎么交给房地产商?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说到的话题。”
对于这种情况,李孝聪很是气愤。他认为,城市的发展完全按照商业逻辑来展开,“一切向钱看”,不顾忌城市原有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长而久之,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会慢慢减少,以至于无。
上世纪90年代末,在北京站附近,某个公司施工时发现了一段城墙,残破不堪,但仍然留存。文物局工作人员看了,认为需要保护,却没有老砖——不能使用现代砖块。市民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拆掉家里的老砖,用平板车、自行车送过来。“现在有这个现象吗?你去动员都动员不出来。”李孝聪说,人们有感情的是带着历史记忆和痕迹的城市,把这些痕迹全拆掉了,还有人热爱吗?
最近十来年,因为政府的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再次受到青睐。200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则规范》施行,确定了保护措施、内容和重点。2008年7月,又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截至去年8月,全国共有125座城市冠名“历史文化名城”。
在《倡议书》中,学者们希望有识之士“积极资助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李孝聪如今仍然认为,国家应加大投入,同时城市发展不应被商业主导,二者不能彼此矛盾。然而,现实的状况,每每令他陷入忧虑。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媒体曝光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因矿产开发等经济活动6次“被瘦身”,总面积削减了近三分之一,甚至负责监督管理保护区的行政部门,“都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说话”。
李孝聪写文章,发表观点,都无法传达给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这是一种看破症结但很多时候无能为力的忧虑。唯一的安慰在课堂,传道授业为这一切提供了出口。
“好多外国人跟我说起这个忧虑。我的回答是:我把知识教给我的学生,这批学生里,可能有人将来当建设部部长,当城市规划局局长,学了我的东西,他们就懂……除非忘记了。”李孝聪说。即使已退休,他把自己的知识与力量,包括对城市建设的批评、对社会现实的反省,都传递给学生。他寄希望于这些年轻人。在李孝聪的学生眼中,这是“北大传统”,李孝聪则视之为一个老师应有的“本分”。
“你的力量在这儿?”记者问。
“我只能是这样。”李孝聪回答。
B02-B04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