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城事
下一篇

中国与土耳其关系档案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持续至21日

90余件展品还原400年中土关系

2015年06月13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使法国兼驻西班牙大臣刘式训奏请与土耳其建交的奏折及皇帝的朱批。
清宫藏17世纪欧洲舆图上关于土耳其帝国的图说。
中土建交公报。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国家档案局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康熙年间传教士进献皇帝的欧洲舆图与现在有无区别?光绪年间大臣奏请与土耳其建交的奏折有和内容?过去400年间土耳其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什么样?

  这些珍稀的历史档案,已于前日上午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展出,据介绍,90多件展品来自中国中央档案馆、土耳其国家档案总局、中国外交部档案馆等处,意在进一步加强公众对两国交往历史的了解。

  开展62组档案包括奏折

  前日上午,“中土关系档案展”在首都博物馆圆展厅三层正式开幕。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清朝时期中土关系档案、中华民国时期中土关系档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土关系档案。

  展品则是选自土耳其国家档案总局、中国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外交部档案馆,共62组90多件展品,档案形式包括舆图、奏折、书籍、信件、照片等,内容丰富,如双方批准互派公使及大使档案、双方贸易档案、双方军事合作档案、双方互派留学生档案等。

  展品的时间跨度约为400年,“中国和土耳其都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前日开幕式上,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说,两国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希望公众能通过这些珍贵档案史料了解中国和土耳其两国频繁交流的往昔。

  据介绍,本展览将持续至6月21日,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首博参观。

  揭秘:清大臣如何介绍土耳其?

  1906年,出使法国兼驻西班牙大臣刘式训在奏请与土耳其建交时,怎样形容这个国家?这个问题可以在展出的朱批奏章中得到解答。

  “地跨三洲,夙称强盛,虽因种族宗教之纷杂,迭遭外患,然民风尚武,兵备整饬,足与俄、奥抗衡……”身为清末、民国外交家的刘式训,将土耳其称为“文物之邦,渐复强盛,于欧亚大局及我国国际前途,大有关系”,因此奏请与之建交,在奏折最后,还有“外务部知道”的朱批。

  同样在土耳其方面提供的展品中,也提到1908年土耳其关于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可行性讨论,显示出当时中土双方政府都意识到了建交的问题。

  而在展品中,还有一件17世纪的“老物件”值得关注,就是西洋传教士作为礼品进献给皇帝的十七世纪欧洲舆图中,关于土耳其帝国的图说。

  据介绍,此图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法国巴黎印制,收藏于清宫。地图周围图版说明部分,将欧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人文风俗做了简介,并辅以插图。土耳其也被列为大国介绍,体现出了它当时在欧洲的地位。

  而为了使用方便,清朝皇帝命西洋传教士将原图西文翻译成汉字覆盖在原文之上。

  此外,还有土耳其方面提供的清末中国王室女孩像、清代市民迎新娘队伍、清代民间乐队等老照片,以及1971年的中土建交公报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