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北京市首个公众考古场所;市民经培训可参与考古发掘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圆明园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市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从昨日起面向社会开放,市民可以现场观看专家考古,未来还可通过报名参加培训体验考古过程。昨天,记者从北京“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现场了解到,圆明园西洋楼考古工作也于当天同时启动。
专家清理遗址 市民现场见证
“这是什么铲子?你们把这些土清理出来去干什么?”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的一处考古现场,一些感兴趣的游客询问正在现场清理表层土的考古工作人员。
昨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同时恰逢北京建城3060周年,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公众考古”,西洋楼将作为圆明园公众考古的场所常年向市民开放。
记者在遗址周边看到,北京市文研所的数位考古人员正在用手铲、洛阳铲等专业工具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过去我们对圆明园的保护有所不足,一些文物常年被游客和市民踩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研究室主任张中华告诉记者,考古是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的,游客可以参观,但前提是考古现场要具备必要的文物保护及安全条件。
据介绍,未来,圆明园考古团队将通过市文物局筛选一部分市民、学生代表,通过短期培训,参与到考古过程中来。“包括清理文物、协助测量、记录,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以有机会让市民参与。”
未来3至5年 “摸清”圆明园
张中华介绍,圆明园考古是一个系统工程,将首先对800平米的西洋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进而整个圆明园7万平米的遗址进行整理。
据了解,未来3至5年时间,北京市将分期逐步进行圆明园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摸清圆明园遗址的整体格局、山形水系和遗址布局,推进圆明园大宫门景区、九州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对于为什么要选择西洋楼作为开放公众考古的场所,张中华表示,西洋楼是园内中西合璧的建筑典型。包括大水法、海晏堂、谐奇趣喷水池等都属于西洋楼景区范围,由郎世宁设计,中国工匠建造,是圆明园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这里游客较多,有利于更多市民参与公众考古。
据悉,北京市已启动西洋楼遗址保护工作,计划今年11月实施海晏堂蓄水楼遗迹本体加固保护工程等项目。同时,为提升遗址展示水平,将对圆明园遗址标识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并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
■ 追访
专家:反对原址“复制”圆明园
“绝对不要恢复重建”,对于圆明园考古发掘工作未来的规划,张中华表示,园内许多散落在地面的构件并不是在其原来的地方,对于建筑结构、文物状况尚需了解,首要还是保护文物。虽然许多建筑有保存下来的图画资料,但是比例不一定完全符合,复建不一定准确。
张中华认为,复建必须符合2000年国家颁行的圆明园规划。“规定说到10%的面积是可以复建的,但是到底复建哪里,需要文物部门做严密的论证”,他表示,西洋楼绝对不能恢复,作为国耻教育基地,原址恢复不如保留断壁残垣。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