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GDP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增长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能力不如以前,了解真实的失业情况,对于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远比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更重要。
调查失业率即将落地。
李克强总理上周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把调查失业率真正变成权威数据”。随后国家统计局回应,尽快将全国劳动力调查付诸实践。据媒体昨日报道,7月起,劳动力就业调查范围将从65个大城市扩大至全国所有地级城市。
打开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四大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GDP、衡量通胀水平的CPI、衡量闲置产能的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经过多年实践,中国的GDP、CPI和国际收支统计已经趋于成熟。虽然GDP统计还有争议之处、构成CPI的目标篮子也不透明,但这三个指标整体基本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相比之下,失业率统计就很不严谨。中国现存的失业率数据全称为“城镇登记失业率”,指的是无就业而要求就业、并在政府指定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由于登记失业要求主动申报、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不能真实反映城镇非农业劳动力的失业情况。数据上看,全国各城市的登记失业率长期维持在4%左右,不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发生变化,早已被宏观调控决策所废弃,只用于装点门面。
2000年以来,虽然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能反映失业情况,但统计部门也没有特别重视失业率数据统计的改进。
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市场处于较大的转型期,每年新增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农民转为非农、本科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即使经济繁荣,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压力也很大,政府往往以新增就业岗位来代替失业率作为宏观目标。GDP数据相对更重要,它决定了新增就业岗位的多寡。此外,农民工的就业波动性很大,第一代农民工总有一条后路可以退回到农村就业和生活,失业率很难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这也是为什么此前有几年市场预估实际失业率很高,但社会没有发生危机的原因。
以上两种情况在近几年发生了改变。首先,GDP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增长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能力不如以前,了解真实的失业情况,对于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远比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更重要。而且,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净转移开始放缓,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下降,随着80后农民工成为主力,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倾向于在城市里定居,虽然他们出身农民,但多数已经不会或无法再从事农业。他们已经完全转化为非农劳动力。
因此,失业情况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重要目标,无法再被忽视。
目前国际通行的失业率统计方式是采用抽样调查采集失业率,可以避免目前登记失业率的弊端,如登记失业难、漏记少记、实际失业但缴纳社保、与户籍挂钩等。对于政府来说,失业率数据可以校正目前以GDP为核心目标的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缺陷。
以当下为例,5月份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仅为5.1%左右,处于下降趋势,并且非农户籍和青年失业率降幅较大,经济衰退并没有带来较大的失业压力。这意味着政府可能不需要对经济做较大的刺激。当然,经济衰退而失业率不增,也意味着中国中长期劳动力紧缺的现实,政府在计划生育、移民政策等领域可能也要有所作为,以迎接未来潜在的危机。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