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地球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地球周刊·特别报道

伦敦 从“雾都”到“酷都”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伦敦市政厅是伦敦新地标建筑,其打破传统习惯,具有开放性和环保特点。
伦敦在二战中遭受轰炸
伦敦南岸中心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综合艺术中心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人生,因为生活所能给你的一切,伦敦都有。”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的话语,或许是出于对故乡的热爱,但每日从英国四面八方赶来伦敦的人流,从侧面证实了伦敦经久不息的魅力。

  我们今天熟知的伦敦,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1666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伦敦夷为平地。这也给了伦敦城一个整体规划重建的机会,自此之后,历经多次规划发展,伦敦变得越来越庞大。FT专栏作家西蒙·库珀甚至预言,未来,伦敦会变成一个巨型的流动办公室,“数百万居住地离它十万八千里、往往在另一个国家的临时伦敦人随来随走。从曼彻斯特到鹿特丹,一连串卫星城将变成新的伦敦郊区。”

  伦敦并不是一个可供模仿的完美范例,但作为现代都市发展的先驱,其所走过的道路值得借鉴。

  【城市规划】

  画同心圈建卫星城

  850万——今年2月,伦敦居住人口突破了这一数字。上一次伦敦人口达到这一数字,还是在1939年。

  在伦敦的人口历史上,1939年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经历了工业革命的繁荣,伦敦人口爆炸性增长,到1939年达到了创纪录的860万,当时全英国的人口仅有4600万。1939年之后,伦敦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伦敦在城市发展史上,曾经多次面临挑战。伦敦见招拆招,几次大的城市规划,保证了伦敦能够一直笑傲世界城市之林。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报告,非1940年的巴罗报告莫属。

  如今很多城市经历的“大城市病”,上世纪30年代曾在伦敦轮番上演: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短缺,工人们每日耗费两个小时在火车、电车或者汽车上……

  紧迫的状况迫使英国政府于1937年成立了以巴罗爵士为首的“巴罗委员会”,研究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1940年这一委员会交出了《皇家委员会关于工业人口分布的报告》,即巴罗报告。

  巴罗报告指出,大城市的上班路程较长,交通拥挤现象严重,房地产价格日趋上升等问题,并分析了伦敦地区工业与人口之所以不断聚集,是因为其有利的工业结构起到的吸引作用。但继续发展下去这种弊端会更加显著,于是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地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

  巴罗报告提出的建议,直接影响到了英国战后的城市规划体系,以及今日伦敦的城市结构。

  根据这一建议,1942年艾伯克隆比开始主持编制大伦敦规划,并于1944年完成了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此后又陆续制定了伦敦市和伦敦郡的规划,成为二战之后指导伦敦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文件。

  在这一规划之下,伦敦形成了今日的圈层结构。

  当时的规划方案是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到外建设4个同心圈,即城市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绿带圈为一宽约8公里的绿化地带,旨在防止市区蔓延。

  为了疏散人口,伦敦周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城建设”运动。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城法”,到上世纪50年代末,已经在离伦敦市中心50公里的半径内建设了8座卫星城。绿化带旨在防止市区蔓延,新城建设则是为了疏散市区功能,“既能生活又能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大伦敦规划总体上是成功的,有效地控制了伦敦无序蔓延的势头,但其同心圆封闭式的布局模式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卫星城的规模较小,人口疏散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卫星城配套不足欠缺吸引力,人们的通勤距离过大,又增加了交通压力。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伦敦编制了新的发展规划,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的南安普顿-朴次茅斯、纽勃雷和勃莱古雷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伦敦的城市人口规模终于得到控制。

  【产业布局】

  主动减负布局高端产业

  伦敦的经济发展史上,有过两次堪称决定性的转型,才令伦敦成为了如今的金融中心和世界“酷都”。

  伦敦的行政区划分为伦敦城和32个市区,最中心是伦敦城,之外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外层的20个市区称为外伦敦。

  伦敦城即大名鼎鼎的伦敦金融城,面积只有2.9平方公里(1.12平方英里),被英国人称为“那一平方英里”。就在“那一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林立着500多家银行,800多家保险公司,占据了全球20%的跨境借贷、40%的非英国股票交易、32%的外汇交易、43%的衍生品场外交易,以及二级市场70%的国际债券交易,奠定了伦敦当之无愧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从制造业到金融业的转型,是伦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次命运转折。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劳动力成本劣势和世界航运向深海港口发展的趋势,伦敦制造业和港口运输业发生了严重衰退,城市一片萧条。此后,撒切尔主导的经济自由化改革,令伦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自此之后,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伦敦服务业,替代了制造业在伦敦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伦敦的第二次转型,则是从金融之都向创意之都转变。1997年之后,伦敦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如今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伦敦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伦敦也拥有了“酷都”的美誉。

  在城市规划上,大伦敦规划有效地控制了伦敦市区的蔓延,引导产业和人口有组织地外迁。与此同时,又给伦敦带来了新的挑战:伦敦内城逐渐衰落。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伦敦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定规划文件对城市发展进行协调,而由大伦敦的33个郡政府分别制定自己的一体化发展规划。各郡独自为政,导致伦敦整体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地区发展不均衡,出现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比如,伦敦国际中心城市地位受到诸多欧洲城市的威胁,不断增加的人口与就业压力,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短缺,房价上升,不断增加的城市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压力等。

  在这一背景下,2000年重新恢复的大伦敦政府重启了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前任市长利文斯顿于2004年发布了正式的伦敦规划,明确了伦敦成为欧洲主导城市和世界城市的发展定位,并提出了城市发展基本目标。

  去年,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发布了《伦敦2050远景基础设施规划》,计划投入1.3万亿英镑,建设一个“更大更好”的伦敦,这也是伦敦第一个长期的基础设施规划。

  约翰逊规划的出台,主要是出于伦敦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人口减少之后,伦敦的人口又开始逐年增加,并在今年突破了850万人,预计到2050年,伦敦人口将达到1100万人,这也对伦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

  人口的急速增长令伦敦人忧心忡忡。“伦敦面临着失去世界精英城市地位的风险,”伦敦市长办公室高级新闻官乔纳森·维斯加德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人口增长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比如到2050年前,伦敦人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将增加50%,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预计将增加一倍,需要新建600多所学校,每年必须新建50000套新房屋等。

  “虽然目前伦敦在金融、商业、文化、科学及传媒行业领先全球,但是伦敦面临着被加强基础设施的竞争对手赶超的危险。”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伦敦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首要因素,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规划,伦敦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将会步履维艰。

  新的伦敦市长规划,重点包括交通、绿地、电信网络、能源、水资源供应和住房等。到2050年,整个伦敦市将建造超过150万套住宅,600多所新学校,以及超过22000英亩的绿色公园。这或许将决定伦敦的明天。

  【城市辐射】

  推动周边城市转型

  伦敦面临的考验不仅来自自身,还有如何带动整个城市集群的发展。

  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的教授凯茜·佩恩长期研究超大城市和城市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她对新京报记者介绍说,大都市圈指的是以一两个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作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它们在物理上是分离的但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目前英格兰东南部的中小城市都被认为是在大伦敦都市圈内,但是其他大型城市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兹等,也通过商业网络和商业往来而和伦敦连接在一起。

  伦敦城市群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圈内包括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利物浦等数个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镇,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这一地区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4%;人口3650万,约占英国60%的城市人口;作为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和经济核心区,其经济总量约占英国的80%。

  大都市圈内各城市具有相互吸引、分工协作的特点。核心城市发挥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它的发展变化影响着城市群内的每一座城市,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群总体发展水平。佩恩介绍,在大伦敦都市圈中,伦敦起着绝对的引领作用。伦敦的转型也带动了大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之后,伦敦成功实现了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型,成为了世界金融之都。“在这个大都市圈中,伦敦扮演了引领性的角色,甚至在整个英国的空间经济中都如此。”佩恩告诉新京报记者,众多先进的商业服务公司聚集在伦敦,利用伦敦作为他们的全球业务的欧洲总部,其中很多公司又在英国的其他城市设立了专注于区域市场的分支机构,这些公司在功能上将这些英国城市相连接。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体系,也在地理上将这些都市连接起来。

  在过去的10年,随着金融服务业发展趋缓,伦敦又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酷都”。

  在整个大伦敦地区,创意产业每年创收214亿英镑,占伦敦年度经济总增加值的16%。伦敦是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享誉全球的国际设计之都,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伦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如今,大伦敦地区有50万人从事创意产业。

  随着伦敦的转型,曼彻斯特也成功转型。如今,曼彻斯特是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以及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创意产业基地。

  著名的港口城市利物浦在一段时期的衰落之后,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音乐产业。2008年,利物浦还曾当选“欧洲文化之都”,在一年时间里举办了350多项、7000多场文化活动,吸引了1500万游客,直接经济效益达到8亿英镑。

  曾经的“钢铁之都”伯明翰,慢慢转型到了服务业和科研产业。

  伦敦规划大事记

  ●1937年:英国政府为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成立了“巴罗委员会”。

  ●1940年:巴罗报告出炉,指出伦敦犯有大城市病,提出了疏散伦敦中心地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

  ●1943年:编制了《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土地、城市蔓延及市郊化五个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

  ●1944年:由艾伯克隆比主持编制了《大伦敦规划》。这些规划政策基本上都主张伦敦的分散化发展模式,控制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

  ●1946年:在中心城区人口工业持续集聚,居民对郊区住房需求激增等背景下,英国议会通过了“新城法”,掀起了建设新城的运动。

  ●1950年代末:在离伦敦市中心50公里的半径内已建设了8座卫星城。这些郊区新城对缓解市区压力、分散城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69年:编制《大伦敦发展规划》,改变同心圆发展模式,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

  ●1970年代:英国政府调整了疏散大城市及建设卫星城的有关政策。

  ●1978年:通过《内城法》,开始注重旧城改建和保护。

  ●1992年:提出伦敦战略规划白皮书,突出体现了重视经济的重新振兴、强化交通与开发方向的关联性等四点指导思想。

  ●1994年:新伦敦战略规划建议书发表,注重经济、交通、经济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1999年:通过《大伦敦政府法》,并于次年成立大伦敦政府,要求市长组织编制大伦敦发展战略规划,协调各区发展规划。

  ●2004年:《伦敦空间战略》重新制定,发展和补充了伦敦下一级区域的发展框架,利用土地的交易和管理力量推动其他同等战略的发展。

  ●2008年:《规划更好的伦敦》出炉。

  ●2014年:《伦敦2050远景基础设施规划》出炉,政府投入1.3万亿英镑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住房、绿地等基础设施。

  B02-B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高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