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专栏
下一篇

物质贫困也会造成“精神贫困”

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
微信看“新京报评论”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沸腾”看新京报评论

  见微知著

  我们对贫穷的理解都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物质匮乏一些,肚子饿一些,冬天打哆嗦,雨天屋子泡在水里罢了,只要给点钱,解决这些问题不就好了?进一步的,教他种菜、养猪养羊,建个学校,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那境界已经很高了。

  近日,新华社的一篇稿件《直面中国贫困角落》一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文中还具体描述了几个典型例子,其中一个在大凉山区,一间房子左边是牛圈,右边住人,床铺是一块搭在4摞砖头上的木板。在那里,肉一年最多吃3次。而在贵州荔波,一个1200多人的村庄,1100多人是文盲、半文盲。

  大概没想到吧,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高达7017万,过的就是这种赤贫生活。目前,我国的贫困标准是“每人年入2300元(折合每日收入约为1美元)”,这个标准还低于国际标准(2008年,世界银行将贫困线国际标准划为每人每天消费1.25美元),一旦我国按国际标准调整贫困标准线,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将更高。

  话又说回来:要扶贫、要加大投入,这么显而易见的解决方式,我们能想到,掌握着这些数据和信心的相关部门未必就想不到?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另有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从1978年到2010年,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但是在这一串宏观的数据面前,我只是在想,为什么经济发展多年,赤贫还是如此普遍?

  出乎意外的是,在相关新闻的评论里体现了另外一种的民意。许多人都去过一些赤贫地区支教,或者有去过那里的朋友,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地方的人穷,就是因为“懒”:“发的米转手就被换酒喝了,发的进口种羊转手就被杀了当下酒菜”,“送过去的衣服丢掉或卖掉,要求直接给钱,给钱都懒得下山去邮局领汇款,得叫支教老师下山帮他们领钱”,“拿到钱就花,分到养的鸡鸭猪就吃,来的支教还骚扰”……

  我以前就曾听到过这些看法,虽然很多是片面的、印象式的,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极端贫困人群,但这些情况确有可信之处,也是扶贫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追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他们这样?

  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内,对贫穷的理解都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物质匮乏一些,肚子饿一些,冬天打哆嗦,雨天屋子泡在水里罢了,只要给点钱,解决这些问题不就好了?进一步的,教他种菜、养猪养羊,建个学校,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那境界已经很高了。

  但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赤贫积累多年之后,早已不是物质上的问题,而是贫穷已经彻底内化,成为一种绝望,一种恐惧。这种绝望,别说不是一年发个三五千元能解决的,连有些人后来真正富裕、脱离农村之后都无法消除。我就听过有十几栋豪宅的有钱人抱怨自己的父母:一粒米都不让剩,出门就四处捡垃圾,十块钱的东西都嫌贵。曾经的饥饿感让他们无法安全。再想想,很多赤贫地方的人几乎很少受过正常的教育,还有什么能改变他们对贫穷的惧怕呢?

  但贫穷的人就该如此吗?非也。教育缺失导致“精神贫困”,成为一些困难群体脱贫的深层障碍之一。拓展了他们的视界,打开心灵的枷锁,他们对贫穷的认识也会更深刻,这样的“造血”必是影响深远的。

  同时,如果扶贫者不能更进一步理解贫穷,那么,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就会有偏差,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可以说,不能理解贫穷,那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一定就会隐藏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真正要改变这种赤贫的物质和赤贫的心灵,绝非投一点钱、献一点爱心就可以的,那是一个长期而浩大的系统工程。

  □侯虹斌(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