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015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1:2015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特刊

密云深处的桃花源

古北水镇今夏推出夜游活动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总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背靠司马台长城,鸳鸯湖水库及水系贯穿整个景区。
游客可以通过电话预订、乌镇的官方预订平台、第三方平台(携程等)进行景区各类产品的预订。

  又到了城里人避暑消夏的时节,而今年夏季,去密云的“桃花源”——古北水镇,消磨几日清闲时光,无疑成了最好的选择。古北水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司马台长城下的青山绿水间。5年前,乌镇旅业总裁陈向宏率景区规划建设专业团队,以打造集自然、历史、人文于一体的高品质度假“桃花源”为目标,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

  重现边关重镇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

  “古北水镇集中保护了45万平方米的明、清、民国风格古建,融合了长城边塞文化与汉、满、蒙、回等民族习俗的重新演绎,彰显了多元化的文明风采。”

  古北水镇的前身是原有的司马台旅游景点,拥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珍贵的历史遗存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但景区缺少整体规划,仅有几处散乱民居、简陋的度假村和餐馆作为旅游配套设施。古北水镇的开发建设团队对司马台地区的地形地貌、历史人文资源做了深入研究和考察,结合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对这里原有的三个自然村落进行重新规划整治,并新建了一大批旅游度假配套设施。

  为了保护原有古建筑,不破坏原始风貌,本着“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采用了大量的古建材料和传统修缮手段,力求展现北方特色古镇风采。同时,又对修复后的民居建筑进行内、外特色装饰和水电等配套设施改造,对历史街区进行功能重塑与再利用。如今方圆9平方公里的度假区内,亭台楼阁隐现、绿树红花葱茏,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成为舒适的民宿。利用鸳鸯湖天然水脉拓宽的河道,游客可以坐手摇船从游客服务中心抵达长城脚下。

  由于度假区紧依司马台长城,从规划初始,古北水镇就邀请了北京市文保专家到现场进行专家评审,并安排专职保护队伍日夜值守巡逻。鉴于司马台长城地形险峻而未曾人工修复的实际状况,为保证游客安全和有效控制长城游览人数,对司马台长城游览采用预约登记的方式。

  古北水镇原三个古村落形成可追溯到距水镇西15公里的古北口镇,那里曾是重要边关军事重镇。为了重现当年的边关文化,古北水镇国际旅游度假区恢复了历史悠久的英华书院(长城书院)、密云大戏楼、汤河剧院、枣儿书场等文化活动场所,还在努力挖掘当地的生活与文化。日月岛逢年过节会举办庙会,游客能欣赏到老北京杂耍、京东大鼓、河北梆子、捏面人、扎风筝、糊灯笼等民俗表演,也能品尝到地道的传统小吃。

  斥资12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建设

  古北水镇国际旅游度假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以近项目三分之一的总投入,斥资12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建设。正如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总指挥陈向宏所言,“真正的旅游应该是人和自然环境历史的和谐”。古北水镇建设以前,自然村落中没有自来水厂、污水厂和供暖设施,公司投资建造了高品质的自来水厂(达到欧盟标准,可以直接饮用)、污水(中水)处理厂;新增改造了各种高压、低压线路;打造应用生物质环保煤的集中供暖中心、液化气站;增加了大量的绿化面积;景区内河道疏浚拓宽,水系流畅。

  为了保护村落和长城风貌,建设团队强调保护性施工,避免植被的移植与破坏。为了营造自然、人文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古北水镇的建设团队在对古建原貌进行修复的同时,将现代化的设施藏而不露地融入到古建当中。引入了国际领先的配套技术,主地下综合管廊长近3公里,高2.2米,宽2米,并分设二级、三级管网,将供暖、弱电、用水等管线全部隐藏地下,整个景区全覆盖高速无线网络,车、步道分流,通过全方位的现代设施,全面保证游人在景区的饮食、住宿和游览方面的安全。

  此外,古北水镇还引进了先进优质服务理念,配以一流的管理团队,推动了区域性旅游业和社会的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经为2000多人提供了就业平台,古北水镇原来三个自然村落的原住民搬迁到五公里外的司马台新村后,纷纷办起了农家民宿和餐馆,已获益于该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

  ■ 新活动

  夜游司马台,摇橹赏灯影

  在今年6月19日,古北水镇隆重推出了夜游活动,丰富广大游客在景区的夜间游览。作为世界唯一一家开放夜游长城的司马台长城,在灯光亮起后如同一条金色的长龙盘卧在山峦之上,俯瞰着古北水镇的灯火人家。除了夜游长城,还开放了夜游船、夜市演艺、美食等内容,游客可以在晚上乘坐摇橹船欣赏两岸的灯影重重,穿梭在青石小巷,品尝特色小火锅、烤羊腿,感受边塞军事文化,再听上一曲传统北方大戏,如同参与一场日不落的庙会一般。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