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特别报道
下一篇

张克侠 打入国民党内部演“潜伏”

2015年06月28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1938年3月,任第六战区副参谋长的张克侠(左4)与周恩来(左6)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合影。

  人物档案

  张克侠

  (1900—1984年)

  原名张树棠,河北献县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先后任29军副参谋长、59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1948年11月,根据党的指示,在淮海战役前线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兼林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等职。

  张克侠在国民党军中素有“智囊”、“夫子”之称,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称他为“在华中前线所结识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但不为人知的是,他早在1929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他利用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和冯玉祥将军的连襟关系,以其过人的才智和胆识,为积极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党员“潜伏”国民党内部

  1918年,张克侠与通县姑娘李德璞(后改名李英)结婚,而李德璞的姐姐李德全和冯玉祥将军结了婚,两人成了连襟,这为以后他在西北军中能长期立足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1927年春,张克侠辗转到了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他在这里接受了进步思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组织上还没来得及批准他入党,就因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被校方送回国内。

  回国后,几经辗转张克侠终于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成为一名由周恩来亲自批准并领导的特别党员,奉命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

  七·七事变爆发后,宋哲元与日本代表谈判交涉,暂停军事准备,但日军不断向华北增兵。为挽救危局,张克侠几次建议宋哲元将在南苑的29军军部和军队移至便于指挥作战的地方。宋哲元担心引起日本人的怀疑,不允许军队调动和军部转移。南苑一战,由于事先准备不足,不但损失惨重,佟麟阁、赵登禹也为国牺牲。此时,日军兵临城下。

  张克侠还在为动员群众支援抗日积极奔走。不料28日夜里当张克侠回到怀仁堂时才发现宋哲元和部队已经从西面绕过卢沟桥撤向保定,第二天日军就要进城了。

  张克侠闻讯后马上把这一突变告诉共产党方面,使大批革命志士、抗日骨干及时安全撤出,免遭日军毒手。

  临沂赴前线 获赠“中正剑”

  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张克侠任五十九军参谋长。1938年3月12日,五十九军以一昼夜一百八十里的急行军挺进临沂城郊。当时,国民党军官庞炳勋建议“固守城防”。张克侠提出,临沂城池狭小,不宜固守,相反应该发动攻势,争取出奇制胜。最后大家决定进攻开始时间就在当晚。

  五十九军于当晚子时分数路强渡沂河,一举插入日军板垣师团的右侧。日军遂放弃攻城,转对五十九军作战,激战至3月16日子夜,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再无抵抗力量,遗尸千余具,向临沂以北溃逃。

  3月20日,五十九军进抵费县。敌人探知五十九军已调往他处后,又向临沂开始猛攻。庞炳勋再次求援。五十九军又星夜回援临沂,向敌侧翼猛攻。当晚,张克侠把司令部的参谋编成若干小组,分派到第一线。相持至3月28日,直到缪澂流及汤恩伯所部援军的到来。3月31日,终于将敌人击溃。

  前后两次临沂作战,我伤亡各级干部共八百余员,士兵两万人。但敌板垣师团也蒙受重大损失,不能继续西进。此战为后来的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颁发了一批佩剑,名曰中正剑,张获赠一柄,故人称张克侠“佩剑将军”。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野 实习生 李骁晋

  资料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