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应建立健全区域治理结构,调整行政区划对协同发展的制约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即将出台,被业内外公认为治疗大城市顽疾的一道良方,但从研究、颁布到落地实施,仍然需要面临诸多的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开忠就表示,建立健全区域治理结构、调整行政区划对于协同发展的制约和敦促区域立法以确保协同发展的顺利推进,都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纲要》出台标志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新京报:各方期待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你认为这将对三地区域发展、产业规划有何影响?
杨开忠:这一次京津冀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三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三地经济、社会的再生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想主要在几个方面:首先,规划的公布和实施意味着三个地区有了新的蓝图;第二,这三个区域的转型升级有了明确的方向,甚至可以成为全国范围的创新驱动和发展的核心引擎。第三,我觉得也会进一步强化京津冀作为全国对外交往的核心区域的功能。第四,三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将从目前的相对失衡状态转型,生态环境会得到全面的修复或改善,环境质量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第五,通过这次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会使三地成为国家区域治理体系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善之区,使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具体到三地来讲,从功能定位来看,也会发生改变。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国际创新的功能会进一步突出;而天津,作为全国核心制造业,航运核心区的功能会释放;河北,现代商贸物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生态的环境功能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新京报:京津冀协同发展多年来已经反复提出,以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建设卫星城的尝试,并不是很理想。在这一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杨开忠:协同发展确实由来已久,但我想这一次协同发展冲击波跟以往都不太相同。具体体现在几方面,首先这是一个重大的国家级战略,过去尽管先后有几次都想要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尝试,但都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第二,这一次有一个由国家牵头,经过了广泛的深入研究和决策的顶层设计才形成的规划纲要,相信未来还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编制新的细节;第三,这次有了非常强有力的高层的组织保障,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京津冀领导小组,我认为这样的组织机构将会进一步常态化,成为推动协同发展的最有利的组织保障。
至于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健全区域的治理结构,应该包括几个方面,要建立共同的区域性经济基础和金融机构。此外,行政区划对于地区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应当研究调整,真正能够有效地建立起协同发展的行政区划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借鉴国际上区域协同发展的首都圈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研究制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协同发展的有效推进。
应进一步完善开放区域市场
新京报:近两年来,部分区域在产业承接和转移上存在一些盲目性,比如平台重叠等,未来你觉得在这方面应如何破题?
杨开忠:破解的办法,说到底还是要相互之间加强交流、了解和合作,要真正地跳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站在更高的区域高度,甚至全国、全球的高度来看待和把握本地的优势和劣势,才会让决策更加符合当地情况,来充分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最大限度适合当地的发展。
其次,要处理好京津冀规划实施中的利益关系,特别是首都的非首都功能缩减的利益关系,要处理好产业缩减对接过程中的税收收益的分配,需要进一步研究跨地区政府之间的横向分税制度,这个在国际上是有一些经验的。从企事业单位来说,政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调节企事业单位的利益,比如相应地给予一些补贴;相关的产业功能转移对接中,相关的家庭和个人也要做好相关的利益安排。
至于产业功能的转移和对接,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看得见的就先做起来,有些看不准的,可以采取先研究试点,然后再推广的办法,不能操之过急,脱离实际,一味地强调速度。
新京报:就你了解,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三地已经开展了哪些大方向上的合作?这些探索中您认为有哪些值得鼓励?
杨开忠:总体感觉,京津冀三地的合作和协同发展的提出一样由来已久。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加强了交流和走动,并在某些具体的合作层面签署了协议,共同推动相关协议的进程,这些其实都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因为这是非常符合京津冀发展的开阔要求的;我认为下一步要更强调两个方面,第一个,如何进一步完善开放统一的区域共同市场;第二,如何让市场机制在三地的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多、更基础的作用,真正做到政府搭台,企业或者社会唱戏的状态,应该值得关注。
此外,还要在用好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同时,加强法制手段的运用,一方面争取党中央国务院组织的激励,制定协同发展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这三个地方之间也可以在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之内,来共同研究制定地方协同的法律法规。比如说前一段时间,联合发行交通卡的标准,就值得鼓励,这其实代表了一个方向。
新京报:河北环京的香河、燕郊、大厂都想承接北京的外溢需求,您认为这些地区中哪些更有优势?
杨开忠:太微观的区域不太好说,但总体来看,河北跟北京、天津的行政交界地带,相对来讲承接首都功能的转移具有竞争的优势。而在这个边界地区,一方面住房价格要低于北京、天津,同时还具有距离优势,能够充分享受到北京、天津大多数积聚的诸多好处;此外,这些边境地带的交通方便的地方,对外进入相关的市场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未来三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优势覆盖。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