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星期五周刊·文艺指南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4:星期五周刊·文艺指南

城市有多喧哗记忆有多灼痛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民生和OCAT两大中国艺坛熟知的军团终于在上周齐齐拉开了北京馆的帷幕、开馆展的不同规模、不同气场讲述了双方各自的野心。这或许是美术馆的最好时代,它的大戏又一次经由民生和OCAT登台。

  本周末,香港前进进工作坊将带来福克·李希特编剧的《电子城市》,探讨全球化下电子世界如何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北京戏剧人方旭则将“单挑”老舍经典的《我这一辈子》。

  歌剧

  《爱之甘醇》

  时间:7月9日至12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推荐指数:★★★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葛塔诺·多尼采蒂的经典作品,1832年5月12日于米兰首演。该剧旋律朗朗上口,作为美声派歌剧的代表作,尤其突出歌唱家的高超技巧。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与明快绚丽的音乐,使它流传至今久演不衰。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更是男高音歌唱家们争相传唱的经典唱段。

  话剧

  《电子城市》

  时间:7月3日至5日 地点:鼓楼西剧场 

  推荐指数:★★★★

  不久前,德国邵宾纳剧院的《信任》在“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演。本周,该剧导演福克·李希特编剧的《电子城市》将由香港前进进工作坊演绎。香港先锋戏剧领军人物陈炳钊对这个剧本爱不释手,更坦承他自己的“消费时代三部曲”都在参考这个剧本。《电子城市》是李希特2003年的作品,其中在探讨全球化下电子世界的生活如何影响人的生存状态。该剧采用“无角色叙事”,除了剧中男女主人公Tom和Joy外,其他对白都不写明由谁说出,陈炳钊指出这也是我们所处的全球化、媒体化的时代“众生喧哗”的真实写照。

  独角戏《我这一辈子》

  时间:7月3日至5日 地点:北京9剧场 

  推荐指数:★★★★

  老舍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以一个市井小人物的一生映射中国百年风云变幻。2011年,编导演俱佳的北京戏剧人方旭“单挑”这部经典,他抽丝剥茧妙改剧本,化芸芸众生于一身,在舞台上一人独撑110分钟,跳进跳出,分身有术。全剧保留了老舍的“京味”语言特色,原作的时代气息与风貌也呼之欲出。编剧万方在看过该剧后表示,“在演出中,我通过方旭的表演又一遍重温了老舍先生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感受着人生命运的悲凉与沉重,我想说,整部作品非常成功”。

  (下转C15版)

  展览

  记忆的灼痛

  时间:即日至10月11日 

  地点:OCAT研究中心 

  推荐指数:★★★

  场馆名称便指明了一切。在该研究中心执行馆长黄专的构想中他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在中国建立一种关于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模式,为此展览只是这个场馆的一小部分功能,更重要的则是指向了学术、研究方面。甚至可以说在此地的展览也是更偏向学术和研究的,而与我们一贯熟知的景观化、大体量甚或花哨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展览现场有文献、摄影、纪录片及装置等多种形式,其中帕斯卡尔·孔韦尔的雕塑装置《图书馆的残片:遗忘之书的晶体》算是较好理解的一件作品,该作品的材质是纸本和玻璃,是以一本晶体书的形式,讲述了记忆与过去,通过物品自身烧灼消逝而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参展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意义的艺术家,他们艺术创作往往有着多学科背景。策展人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向记者指出,很多人看这个展或许会觉得很理论,但这并不是因为其理论家身份,“而是艺术界自身就有这样一群艺术家。”

  民间的力量

  时间:即日至10月10日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推荐指数:★★★★

  建筑师朱锫利用中国传统哲学“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将闲置的厂房通过新的空间设计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能否赋予现有艺术生态以更为活跃、多元、学术也被充满了期待。

  开馆展上186件作品分“征集竞赛单元”、“特邀单元”、“田野考察创作计划”。除了开馆之前大范围地征集作品以扩大声势外,更能显示其实力的还有“特邀单元”。这可以被视为对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世纪70年代发展以来的一次回顾性展示。

  星星画会、无名画会代表成员的代表作首先亮相。继而以王广义为代表的北方艺术群体,张晓刚、毛旭辉为代表的西南艺术群体,张培力、耿建翌为代表的池社则将观众拉到对85美术新潮的回忆中。

  C14-C15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陈然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