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天下

一个平凡美国人的哀歌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在国外,人们纷纷举起《斯通纳》的英文版封面与自己的头像重合进行拍照,这既是一种行为艺术,也暗示了照片后的每个人可能都有着与斯通纳相似的人生经历与精神世界。

  编者按:每周日出刊的《纽约时报》杂志,在去年的五月初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老学究的训诫口吻,“现在你得认真地阅读《斯通纳》”,作者努力为这本初版于1965年的美国小说翻身。然而事实是,沉寂了半个世纪,从书名到内容皆难以令人一眼惊艳的《斯通纳》,虽在美国书市曾经两度断版,命运却有如倒吃甘蔗,跨国到欧洲成为畅销书;出口转内销成功,连影星汤姆·汉克斯也为其迟来的经典地位背书。

  《斯通纳》(台译《史托纳》)被重新认识,终于让它也有机会被翻译成中文。它的繁体版去年底在台湾出版,而简体版也将于9月推出。今年,是这本书出版50周年,在重新被世界发现后,总算华语世界读者也可以有机会与之拥抱。

  斯通纳

  他以不作为摆出存在的姿态

  书名《斯通纳》STONER,主人翁的姓氏,是STONE+ER的组合,相当显明的隐喻,石头般的人。以木石形容人,在中英文的语意,都是讥贬。作者约翰·威廉斯(1922-1994)确实是为一块顽石般的寻常人物威廉·斯通纳立传,小说一开始寥寥数行交代了他味同嚼蜡的一生事迹,最后一章则写他癌症死前的顿悟。这样一个生于1891年,卒于1956年的虚构人物,固然如同千万人中的一个取样,却具备了诸多作为美国人的典型元素——出身稼穑艰辛的农家,“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十九岁有幸进大学,二十岁必修英国文学概论,一开始有如鸭子听雷,然而他坚如岩石的意志与倔强,再因为莎士比亚的一首诗被猛烈撞击出火花,从此彻底改变了一生。

  某种程度,乍看这也是个白手起家的美国梦,斯通纳以半工半读、自给自足的苦读获致学位,穷人翻身,证明知识就是力量,他不但借之改造自己成为厕身学院的知识分子,更顺利地打造了他的婚姻、家庭,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人生,很难说他不成功,或不具起码的励志意义。

  但,诚如昆德拉所言,小说是复杂的精神,事情远比我们想像的更复杂。《斯通纳》远不是一本单纯的美国梦小说,篇幅三分之一之后,我们眼睁睁看着斯通纳一步步戴上自制的桎梏,走进自己的囚笼,心中不断浮起问号。疑惑在于,同理,任教于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的某一大学城,在那二战结束后貌似和平的时代,即便彼时方兴未艾的反战、黑人民权运动、嬉皮风潮也都一如远方的雷声,一个已有妻女与房子且收入稳定的斯通纳能有什么惊涛骇浪的人生戏剧呢?或者,反过来说,他有什么能耐炮制令人瞠目结舌的悲剧呢?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无从释疑的是,既不是心智未开、也不是中产阶级的边缘人或畸零人,面对所有来自婚姻、职场的横逆、欺压、侵凌甚至掠夺,他为什么始终束手不反抗、不试图化解?当一生中唯有的一次真爱降临,即便是婚外情,他饱尝其甜美且珍爱之,又为什么还是束手不护卫、不争取?很难说他怯懦,我们自始至终感受的是刀枪不入、火不能烧的顽石一块,在人伦与人际的罗网中,他以不辩解、不抵抗、逆来顺受般的不作为摆出存在的姿态。他确实像神话里的美杜莎,眼光触及的皆化为石头。

  美国梦

  唯有小说家肩起探究与质疑

  翁贝托·埃科依据“书的未来”那一场演讲修改而成的文章,如此写道:“我们阅读伟大的悲剧杰作时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掺杂苦痛的讶异,那是因为里面的主角,本来可以逃避厄运的主角,却由于盲目或者软弱,完全弄不清楚自己何去何从,只是一直走向自己亲手挖掘的无底深渊。”

  我们不得不接下这一道难题,《斯通纳》是否是伟大的悲剧?不论答案为何,无疑的,这是一个平凡人的普通一生的琐碎悲剧,完全与厄普代克笔下力必多(libido)含量与其身高成正比的“兔子”背道而驰,“去”英雄,“去”美国梦。现在回看,在复杂深沉的福克纳之后,二战之后,冷战年代为主场域,地理上集中在中西部与南方,美国小说是有一小支“去”英雄也“去”美国梦的系谱,包括《斯通纳》的作者约翰·威廉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作者卡森·麦卡勒斯,《好人难寻》的作者弗兰纳里·奥康纳,《思家饭店的晚餐》的作者安妮·泰勒虽是生于1941年也可囊括进来。雷蒙德·卡佛则在气息上相互呼应。

  这一支小说系谱所呈现的美国人心灵图像,读来令人恍惚愁闷甚至哀伤,福克纳在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致答谢词,无疑是其最高的精神指导。这篇精简的讲词,从写作到小说的无用之用,福克纳提供了智慧结晶般的箴言——纵然这一份夫子自道是如此正大光明:“(写作)这份工作是把人的一生,耗费在人类心灵的困顿和劳苦之中,既不为浮名,也不因虚利,而是以人的心灵作为原料,试图创造出某些未曾有过的事物来。”人类心灵的自我矛盾冲突、“才是美好作品的可能出处,因为只有矛盾冲突的心灵才真正值得一写,值得我们为之呕心,为之沥血。”“我相信的是,人类不仅仅能忍耐而已,他也必将得胜;人的不朽,不来自他是万物中唯一有着永不停息的声音,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着能同情、能牺牲、能忍耐的灵魂。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是书写这个,诗人和作家的恩赐,在于提升人的心灵,在于重新唤醒人的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悲悯和牺牲这些人类昔日一度拥有的荣光,以帮助人成为不朽。”

  大哉言。不过二百年的时间,从建国到强权帝国的确立,美国顺利达阵。这块新大陆以其富裕、现代化、美式民主睥睨全球,而所谓的美国梦几乎成了眩人的普世梦想。免于饥饿、恐惧与迫害的自由,则是基本价值而非附带红利。好莱坞始终在颂扬这个神话,偶有拆解,也是为了再加强化巩固。唯有小说家肩起深入底层探究与质疑的工作。

  威廉斯

  福克纳文学信念的踵继者

  不像《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开始,“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的恢宏气象,那毕竟是小说大有可为的黄金时代,约翰·威廉斯以淡定敛静的语调与节奏,抑制自己不干扰,平平地叙述顽石人斯通纳无糖衣也无彩虹的一生,人生一途,他未曾堕落,也没有所谓的净化与升华,他充分拥有免于基督、上帝或者信神的自由,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但他所受的苦难老实说也没有任何的神圣光环可言,孤独的个人,既然背向上帝,更没必要侈言救赎,一切作为与选择,唯自己承担后果。与同代小说家相比,约翰·威廉斯没有《伙计》的伯纳德·马拉默德那样明白的悲悯之情,似乎也对存在是怎样的本质无兴趣去着墨。美国中西部的广阔大地,我们足以想像小说在旧大陆经过冒险、狂欢、革命、梦幻时刻的分分秒秒诸多阶段的伟大旅程,而今(即便那是半个世纪前了)来到一人踽踽独行的场景,以《斯通纳》为单一个案,作者拒绝与他身处时代的大美国主义同行。

  我们很容易判定斯通纳的消极不作为,是陷自己于不义之深渊的罪,他必得自作自受。汉娜·阿伦特的洞见,“平庸之恶”,《斯通纳》透露的可是平庸的罪?美式民主,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美国人,人人平等,庸众一块。

  此书第35页,年轻的斯通纳才取得教职时,他一生怀念、壮年死于战场的聪明好友如同智者是这样为他下注脚:“你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单纯的土地的孩子,像你对自己假装的那样?喔,不是。你也在弱者之列——你是个梦想家,一个更疯狂世界的疯子,我们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诃德,但没有自己的乔桑,在蓝天下欢跳。”“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我们也许要皱眉作者在此不小心失手,太早露馅,但这或者才是斯通纳苦涩生命最准确的墓志铭吧。

  我宁愿相信这是小说家灵台清明必须发出的警语,这隐隐然是福克纳文学信念的踵继者,斯通纳这凡夫俗子的挫败,“在于重新唤醒人的勇气、荣誉、希望、尊严、同情、悲悯和牺牲这些人类昔日一度拥有的荣光”,最后一章他的死亡,毕竟是徐缓且庄严的,生命彻底燃烧之后并非烟消云散,这位一生浸淫拉丁文的石头人有他微若晨星的觉悟,斯通纳当然知道阿波罗神殿的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的真义,小说至此也是最后一行,意在文字之外,尽在灰烬上浮现。

  □书评人 林俊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