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旅游周刊·活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6:旅游周刊·活动

苍茫寂静中无言的张力(2)

2015新京报阿左旗杯纪实摄影大赛实况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部分学员和导师们。曹志政 摄
2015年7月6日,阿拉善广宗寺,王身敦导师带领学员在创作。
导师严志刚(右二)带领学员拍摄。

  (上接D15版)

  1组

  拍骆驼找不到骆驼

  阿拉善左旗天大地大,三组的纪实摄影主题和路线各不相同。第一组的主题是:骆驼,阿拉善左旗是双峰驼的故乡,骆驼与人、环境、社会生产的关系和骆驼经济是关注的重点。

  第一组在“骆驼通”乌尼孟和的帮助下收获颇丰,“我负责喝酒,你们就聊嘛,喝了酒互相才会有真心话。”导师严志刚现在可以“卖弄”一下自己的骆驼知识,“你知道骆驼最多可以不吃不喝多少天吗?70天。你知道骆驼最多可以活多久吗?30岁。”学员全亚军现在的草原知识很接地气,例如他知道羊拐四个方向表示的不同含义,那达慕上还有一项有意思的比赛是“认草”。

  来自甘肃的学员曹志政本身也是摄影记者,多年拍摄甘肃民勤的防风治沙,对近邻阿拉善左旗向往已久,他选择的主题是骆驼经济,骆驼全身都是宝,挤驼奶的镜头充满温情,他又给牧民贺希格太家算了一笔账,100峰骆驼,光卖驼奶的一年年收入就有30万,毛绒收入1.5万,年出售骆驼约收入10万。这些数字和画面最后进入到纪实摄影故事里都将骨肉丰满。

  摄影是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来自山西的教育局科员杨治国认为导师严志刚对自己摄影思路很有触动和启发。纪实摄影本身就是一个变化不居的过程,例如原本准备拍摄祖孙三代的一个牧民家庭和骆驼的关系,刚好那一天一场雨,骆驼因为外面有水喝就不回家了。

  没有骆驼怎么拍?想到了之前一天拍摄的苏木那达慕,当时大家拍了很多现场图但是并没有对它进行解构成故事的思路。那达慕上有很多小孩,蒙古族有个传统是男孩子到三岁才剪头发,所以从后面看上去都像是小姑娘。而这个祖孙三代的牧民家庭有个小女孩,她当时也在那达慕现场,被摄影师记录了下来。

  于是,在这个骆驼缺席的情况下,严志刚提醒学员可以转换拍摄主题,从小姑娘的角度将那达慕的故事延续完整,起到一个弥补作用。“拍好的单幅照片有时候是简单的事情,但是如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传播出去很难。这就是摄影的编辑思路和个人风格的结合。拍得多和拍得少是一个螺旋式递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人生经历,你将自己的经历和体悟投射于小小的镜头里,摄影,最后还是拍自己。”

  2组

  “小清新”不惧题材厚重

  第二组被戏称为“小清新组”,学员是年轻的基层小学教师和大学生,导师何龙盛也是文艺范儿。二组的主题是“戈壁幼儿园”,这个主题和学员齐水勇的经历有天然契合度,他教过大专、高中、初中、小学,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采访拍摄戈壁幼儿园,其他学员继续行程的时候,齐水勇留在了戈壁幼儿园,当了一天幼儿园老师,他的教师生涯也算是齐活了。

  细节也因为观察体验的深入不断浮现,有几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例如有从城市来戈壁陪读幼儿园的姥爷和外孙女,小姑娘只有两岁,姥爷希望外孙女从小打好蒙古语的基础;全蒙语教学的戈壁幼儿园里有两个汉族小朋友;路途遥远的牧民孩子寄宿在幼儿园,有个孩子梦里忍不住喊:爸爸来接我了。

  导师何龙盛不断提醒学员,之前要有一个拍摄构思,但是现实的拍摄情况很可能和你之前设想的理想状况大相径庭,不仅要关注你的拍摄对象,还要关注拍摄对象的外围环境,幼儿园只是故事的一个场景地,能不能去到孩子家里?

  茫茫戈壁里,有时候很难寻找具体参照物。二组之后去到的是中蒙边境乌力吉苏木镇,在边境线附近寻找题材,距离边境线最近的牧民家策旺,作为守土戍边的重要力量,有时代的印记。摄影的乐趣还在于意外的惊喜,二组在乌力吉苏木镇上也偶遇一场生动的乌兰牧旗表演。

  之后去往的苏海图嘎查,当地的梭梭林种植已成气候,65岁的刘金香是个典型人物。在和导师的沟通中,最后学员彭子洋选择了沙漠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自己的图片故事主题。

  最年轻的学员,大三的学生孙文章以拍摄肖像见长,个人风格较强,纪实摄影是他还没有涉猎的范畴。导师觉得,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呈现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也是一种表达。难得的是,最后所有人都在欢聚那达慕的时候,孙文章一个人去了当地的沙力搏尔式摔跤学校继续拍摄。

  3组

  穿沙公路上“四两拨千斤”

  第三组的拍摄主题是穿沙公路,也是本地纪实摄影大赛中交通最艰难的线路,这也是阿拉善盟的第一条穿沙公路通额公路,起于巴彦浩特镇通古勒格淖尔嘎查,途经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终点到达蒙甘界的小青山,全长208.26公里。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是全盟唯一一个未通公路的苏木镇。通额公路大部分地段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还经常遭受沙尘暴的侵袭,有时一场沙尘暴就能把一座沙丘平移到施工路上,勘测好的路线也经常因为风沙出现偏移。摄影师偏爱人迹罕至艰险之地,经历传奇丰厚的导师王身敦也赞叹,“这条线路很不错啊。”

  沙漠里没有路,坐车到达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第三组学员体验了连续三天坐过山车的刺激,原丽阳感叹,“不来到沙漠里,完全无法想象修建沙漠公路的艰辛。”风沙肆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艰苦努力,一阵大风又覆盖之前的劳动成果。“修路工人也有女人,一般是女工一天120元,男的140元。”

  沙漠深处的生活艰苦浪漫人情味十足,第三组偶遇的一个家族祭敖包仪式,这处敖包祭祀已有150年历史,在从北寺请来喇嘛的念经声中,是洁净敖包、做各种正式祭祀的准备工作。正式祭祀之后是娱乐活动,麻绳在腰里一系,大腿上一绑,沙力搏尔式摔跤,不分体重级别,就是牧民之间纯粹的休闲娱乐,摔累了沙地里一躺,休息好了起来再摔。获胜的一方会将奖品例如一捧糖果撒向天空,大家一起分享。

  学员们也加入其中,来自福建的柳涛当过兵,他在沙漠里连翻六个跟斗赢得了阵阵喝彩。远方有客人来,牧民十分热情诚恳,这也是9位学员对阿拉善左旗感受最深的地方,阿拉善左旗的人才是最生动的存在,戈壁深处体会性情本真的流露。不胜酒力的王身敦老师也干了几杯,觉得“羊尾的羊油果然对解酒有帮助。”

  王身敦老师言语不多,学员们形容是“四两拨千斤”,有时候需要细细去品味,“有时候不要拍太多,太快。”更多时候,他希望学员自己去找到摄影的路径,每个人找到自己的风格。第一天拍摄结束之后的看片,王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要像吸尘器一样看见什么就拍,你们控制一下吧,到底要表达什么?错过了又怎样呢?世界那么大,有些太难看的就不用拍了吧。三个学员一个像机关枪,一个像拍连续剧,反倒一直沉默不语的吴东林被王老师认为“拍得聪明”。

  进入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那一天早上雾霭沉沉颇为凝重,山峦起伏逶迤,这条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是天地间沉默的存在,王身敦老师想说的是:这个地方多么美而神奇,又是多么难进入的地方(一般需要进山证),你们要细细感受,而不是找个有人的背景匆匆按下快门。

  (学员在阿左旗创作期间完成的作品,新京报将在网络上制作专题推广,并将举办落地颁奖与摄影图片展。)

  D15-D16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曹燕

  D15-D16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