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七十多年艺术生涯,塑造过许多中外经典角色,与田汉、焦菊隐、曹禺、郭沫若、阿瑟·米勒合作过
| ||
| ||
|
朱琳是北京人艺一代“大青衣”,在她超过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曾先后与田汉、洪深、焦菊隐、曹禺、郭沫若、于是之、阿瑟·米勒等戏剧大师有过合作。她尤其擅长饰演历史人物,在舞台上塑造了“蔡文姬”、“武则天”等角色,此外她扮演的贵妇“克莱尔”(《贵妇还乡》)、孤寡老人“芳西雅”(《洋麻将》)也堪称经典,难以被后人超越。
戏剧评论家童道明认为,“朱琳是北京人艺演剧体系中一位具有典范意义的女演员,她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表演叫‘不可复制’”。
台前
参加抗战戏剧活动
演出田汉创作的《秋声赋》
朱琳1923年生于江苏海州(现为连云港),她早年的戏剧经历是在战争的硝烟中开始的。少时朱琳生活在淮阴,从小就开始在京剧班社较为系统地学习京剧表演。1937年抗战爆发,还是中学生的朱琳在淮阴加入了由地下党领导和组建的长虹剧社,参加了进步的抗战戏剧活动。次年她随姐姐到武汉并顺利考入了武汉艺术专科学校国画音乐系,随后参加武昌东北救亡总会,投身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
1938年8月1日,年仅15岁的朱琳在武昌昙华林参加了由周恩来、郭沫若、阳翰笙、田汉、洪深等领导下成立的抗敌演剧队第二队。1939年,她参加话剧《家破人亡》的演出,该剧揭露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在演出中,朱琳坚定了从事抗日救亡宣传的决心。在演剧二队,朱琳在话剧《木兰从军》一剧中,饰演了女主角花木兰。驻赣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看过朱琳演出的《木兰从军》后评价说:“演出是高水平的,是第一流的”。
1941年春,朱琳受邀参加了新中国剧社《大雷雨》和《钦差大臣》的演出,并在剧中分别饰演卡捷琳娜和市长夫人安娜,受到好评。随后,参加了田汉创作的《秋声赋》的演出,在剧中担任女主角,并演唱了该剧的主题歌《落叶之歌》。直到朱琳晚年90多岁时,她还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此后她参加演出了《孔雀胆》以及田汉新作《丽人行》等剧目。
经洪深介绍,朱琳到上海大同影业公司拍摄了根据欧阳予倩舞台剧改编的故事片《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等十余部影片。
调入北京人艺
第一部戏就是饰演曹禺《雷雨》中的“鲁侍萍”
1950年朱琳来京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担任演员,参加演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钦差大臣》等剧。1952年9月,她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塑造了五十多个人物形象。
朱琳在人艺出演的第一部戏是曹禺的《雷雨》,饰演“鲁侍萍”。2012年夏天,朱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还曾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在这个台上60年了,我到现在也90了,我对这个舞台太有感情了,60年啊。我留恋这个台啊,1953年我第一次在人艺演《雷雨》还不是在这个台上,那会儿还没有首都剧场呢,是在东华门的儿童剧场演了70场。后来(在首都剧场)演的第一个戏是《虎符》”。
晚年仍不忘舞台
年近90出演人艺建院六十周年大戏《甲子园》
朱琳对舞台的念念不忘令人感动,在2006年中国话剧百年时,她应陈薪伊导演之邀,在人民大会堂参演了话剧交响剧诗《吁天》,在舞台上说了十几句台词。
2012年,近90高龄的朱琳在北京人艺建院六十周年献礼大戏《甲子园》中扮演“王奶奶”,坐着轮椅最后一次登上了首都剧场的舞台,完成了她在人艺的谢幕演出。她在剧中给自己加了一句台词:“哎,你们看,火葬场怎么还排队呀,老伴儿唉,你别急,我穿上小牛皮鞋好来陪你”,表达了她对先生刁光覃的深情。
幕后
做编剧当导演
除了演戏,朱琳也曾做过编剧,导过戏。她曾参与导演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在街道上》等剧,与老伴、人艺导演刁光覃也合著出版了有关表演艺术的专业书籍。2005年,时年82岁的朱琳与编剧苑彬合作了一部讲述禁毒与挽救灵魂的话剧《回家的路》,根据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文连平禁毒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
记者几年前采访朱琳时,她还表示“一天到晚坐着也没事,看电视看报看点书,没意思了,到外面旅游,这个腿不方便,我现在最好的就是记忆力”,索性想到花三年时间自己写一写回忆录,但“能不能写成不知道”。
C03-C04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C03-C04版图片均由北京人艺提供
(下转C0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