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1:封面报道

英雄的印迹诉说着历史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抗日名将苟吉堂参加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的邀请信。
此次展览专门为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一个展区。
佟麟阁和赵登禹的遗像在展览中并排陈列。
张自忠初葬处石碑。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辛亥先烈徐锡麟这首诗,用来形容抗日战争中捐躯赴国难的将士,似乎再适合不过了。在14年抗战的铁血峥嵘中,历史碾压过了无数血肉之躯,却也留下了诸多文物供后人凭吊。

  苟吉堂的“毛巾抗议书”、赵尚志的头盖骨、张自忠初葬处的石碑……以物证史,是此次布展时的主要思路,即让文物讲述抗战过去。新京报记者根据抗战馆梳理的56个抗日故事,结合部分与英雄有关的物品,为你讲述一个个英雄的故事。

  1

  苟吉堂(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1976年病逝)

  “毛巾抗议书”与“受降邀请信”

  展览中,留日学生苟吉堂的遗物出现在第一部分“局部抗战”和第七部分“伟大胜利”中。

  第一个遗物,是1931年的一条写满黑色小字的“毛巾抗议书”。那时的苟吉堂还是一名留日学生,“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苟吉堂组织中国留日学生抗议,遭到了日本方面“或是停止抗议、或是离开日本”的威胁,还曾被捕入狱。

  这条毛巾上的抗议书,就是苟吉堂从日本东京若松町宪兵监狱出狱后所写的,“吾侪尽在暴日陆士留学,既无能捍卫国家,又不能急赴国难,诚乃军人最大耻辱。惟力不从心,仅抱牺牲精神,作总退学。图揭破暴日虚唱亲善之假名,斩断助长我内乱之根棘,期他日国有可救。”

  坚决拒写悔过书的苟吉堂被学校开除,遣送回国。投入抗战的他成为了抗日名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第3方面军副参谋长、第3方面军前方指挥所主任等职,14年后还出现在了南京受降仪式现场。

  这也使得苟吉堂的名字又出现在了展览的第七部分。第二个遗物,是来自苟吉堂后人捐赠的一份“南京中国战区受降典礼邀请信”。

  这份邀请信由白色信封封装,内附邀请信、注意事项各一页,还有红色的入场证。在注意事项中,还写明了“勿对日代表有侮辱之言语及行为;签字进行中不得吸烟、任意离座、谈笑喧哗;军官穿着黄色军常服、文官穿着中山装或西服;摄影师勿靠近签字人拍照、新闻记者非经许可不得包围降使发问”等要求。这份邀请信是在去年8月,由苟吉堂之子苟兴华捐赠给抗战馆的。

  2

  赵尚志(东北抗联第2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牺牲)

  失踪半个多世纪的“将军头盖骨”

  在展览第一部分“局部抗战”中,专门为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一个展区。在这里,东北抗联第2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的事迹令人唏嘘。他牺牲时年仅34岁、受伤后被俘宁死不屈,头盖骨却在2004年才被发现。

  赵尚志牺牲后,日军割下他的头颅,送到当时的伪满洲国“新京”长春,向上级请功。但由于赵尚志的头颅在没有进行药物浸泡之前就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可能保存,日军便决定将其头颅焚烧灭迹。

  焚烧前,长春般若寺的主持炎虚法师出面,请求将赵尚志的头颅掩埋在般若寺内。这一请求被信奉佛教的时任日本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破例允许,这才使得赵尚志的遗骨能够安葬般若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以及赵尚志的亲属曾千方百计寻找赵尚志的头盖骨,却因炎虚法师早已作古、寺中僧人也不知道具体的埋藏地点而迟迟难以发现。

  直到2004年5月底,寺院修缮时发现一枚头盖骨,最终确定为赵尚志的头盖骨,这一失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将军头盖骨才得以重见天日。

  3

  佟麟阁(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1937年牺牲)

  七七事变中殉国 北京城道路命名

  在北京城中,有两条以抗战将领名字命名的道路——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在南苑战斗中殉国的两位将领的遗像,在此次展览中被并排陈列。

  “战死者容,偷生者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这是留在佟麟阁遗像下的言语。七七事变爆发后,身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向全军2000余人发出了“马革裹尸,以死报国”的号召,顽强抗击进犯日军。战斗中,佟麟阁被敌机枪射中腿部,仍继续坚守前线。此后,在敌机轰炸中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45岁。

  佟麟阁殉国后,遗体被寄厝在雍和宫旁的柏林寺保存。为了不被日本人识破,他的灵柩被安放在一个小院内,四周用水泥封住,正中央假借一胡姓人的身份立起一个牌位。柏林寺方丈因仰慕佟麟阁将军为国捐躯的献身精神,保守这一秘密,直到抗战胜利。

  4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牺牲)

  将军初葬处 立起一块碑

  在展览的第五部分,专门有一个为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设置的展柜,其中既有将军殉国时牺牲的石块,也有他赠予第29军军训团团长过家芳的瓷盖碗。

  张自忠在参加枣宜会战之时,曾立下誓言:“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他以慷慨赴死的决心参加了这次会战。

  1940年5月14日,张自忠率部与日军在枣宜会战中发生激战,鏖战两天后,到了5月16日下午2时,张自忠仅剩数百官兵,4时全军覆没,将军战死。他力战到底牺牲后,连日军官兵都为之动容,对其表达了极大的崇敬,郑重装殓他的遗体,放进赶制的棺材里,葬于湖北省襄阳县内一处山坡上。之后,国民政府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将军的遗体,第33集团军38师师长黄维纲奉命将张自忠遗体抢运出战场,后转葬重庆,国民政府为张将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最终,第38师派人在将军原葬地立了一块石碑,就是这块张自忠初葬处碑。在本次展览中,这一石碑也有展出。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