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发红包才能在朋友圈风传?

2015年07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隐性动机》 作者:尤里·格尼茨 约翰·李斯特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5年5月

  《隐性动机》,这个书名相当吸引人,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很想知道人类行为的隐蔽驱动力,从而避免一些行为陷阱。也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看完后第一感觉是——白瞎了一个好书名。

  失望有几处。首先,可能这本书在业内太有名了,其中的经典案例或结论大量被其他行为经济学作品引用,一多半的例子我都在《魔鬼经济学》、《思考:快与慢》、《助推:我们如何做出最佳选择》中看过,减少了惊喜和悬念。其次,《隐形动机》中的实地实验所跨越的领域广泛,从教育到青少年犯罪,从医保、慈善到定价、生产效率,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足够写一本厚厚的书,但是在此书中都只是一个短短的章节,让人意犹未尽。第三点,也是我最想说的,行为经济学常常从结果倒推原因、用比例计算效果,把人的行为看做一个个数字,忽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文化差异以及深层内心活动的多变性。比如书中有一章谈到用金钱激励孩子学习,作者的实验结果证实,金钱可以刺激考试成绩的上升。和这种说法不同,许多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加认可:长远来看,激励学习的不是外在的物质,而是学习的内驱力。

  《隐性动机》给我最大的收获当然是看到新一代经济学家如何在生活中做实验,根据人的不同动机,设计激励机制。这就是实地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实地实验是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实证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经济学研究者让人们在不知道自己被观察和研究的前提下,在自然环境中从事各种贸易和经济活动,从而发现人类行为动机的弱点。有些结果非常有趣。比如,在激励义工方面,传统的绩效工资效果还不如不发奖金。

  再比如管理者都很关心如何激励员工努力提高产量,书中有一个实验是在中国厦门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公司做的,进行了6个月。目的很简单,就是看改变一下表述方式能否提高生产率。实验者设计了两封信,一封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某某员工,如果你所在的团队一个星期的平均生产率超过每小时400件,你就可以每个星期获得80元的奖金。”当时,80元不算少,大约相当于工人周薪的百分之二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另外一封信的文字有所不同:“亲爱的某某员工,我们将一次性给你320元奖金,但是,如果你所在的团队一个星期的平均生产率低于每小时400件,你每个星期就会被扣掉80元。”你看到了,这种设计混合了胡萝卜和大棒。猜猜看, 哪种方法更能激励员工?呵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提高生产率。不过,对个人来说,激励机制(第一种)更有效;对团队中的员工来说,害怕损失(第二封信)激励效果更明显。也就是说,“对损失的恐惧”比“获利的向往”更能激励员工。所以,《隐性动机》建议,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管理人员,你不用真的挥舞大棒,只要在表述的时候强调“如果不提高效率会给他们带来损失”,就可以达到实验中的激励效果了。

  《隐性动机》详细地描述了设计一个个实地实验的过程,看完后,我有一种冲动:嗯,挺好玩,虽然我不是高智商,数学也不太好,好像也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学习如何利用隐性动机引导人们做出自己希望的反应。比如,如何在朋友圈中激励别人帮你转发?是不发红包好呢,还是大范围发小红包,或者定向发大红包?书中有一个类似的实验——如何激励别人帮助完成问卷调查,作者建议如果是小钱(少于1美元),可以提前大范围地给;如果是大钱(比如超过15美元),就在别人完成后给。行不行呢?下次不妨在你的朋友圈里实验一下吧。

  □书评人 李峥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