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02版)
■ 语文课堂
语文美术老师联袂教诗歌
课程名称:融诗情于画意
学生: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蒋欣、张楠
特点:语文和美术课相结合
5月21日,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融诗情于画意。与以往语文课不同的是,当天的课堂由两位教师共同执教,一位是语文老师、一位是美术老师。
蒋欣是这堂课的语文老师,她说,按照正常的教学,这堂课属于诗歌单元,这个单元也是考试的难点之一。“因为古文诗歌是讲意象的,尤其当天的这首诗是讲景色的,但是很多同学对于这个景展现不出来,所以有可能他就读不懂这首诗,读不懂诗人到底看到什么景,也体会不出诗人写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
考虑到这些因素,蒋欣跟美术老师张楠对这堂课进行了创新——跨学科联合授课。
当天在课堂上,蒋欣选了课内和课外各一首古诗,美术老师张楠则告诉学生怎么用中国国画的绘画方式来把两首诗的画面展示出来。上课一开始,蒋欣告诉学生,在古代,诗歌与画画是一体的,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果古代画院考试的试题是一句诗,你们怎么把这句诗用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蒋欣讲完后,美术老师张楠紧接着给学生讲美术的构图。
蒋欣说,设计这堂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画画考查出学生是否理解了诗歌的意境,“如果学生把诗的意境理解了,就能用图画表达出来,如果没有理解这首诗,图呈现出来的情趣就不对了。”蒋欣说,一节课下来,第一考查了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诗句,第二考查了学生美术的构图对情趣的表达作用。
蒋欣说,这种授课模式是她第一次尝试,前后用三个班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他们说,老师,以后能不能再上这样的课。”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思维
课程名称:关注就是改变
学生: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
授课老师:王玲湘,清华附小语文特级教师
特点:不仅教授语言,还要教授思维
5月8日,清华附小语文特级教师王玲湘为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关注就是改变》的课程。
这堂课讲授的是非连续性文本。上课前,学生们已通过预学对非连续性文本有了一定认识。简言之,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通过一段对学生的采访视频,王玲湘把讨论话题聚焦在大气污染的问题上。之后,她单独展示了几个跟大气污染相关的“非连续文本”,每展示一个,就让学生讨论从中读懂了什么信息,是如何读懂的。然后,她开始同时呈现两个文本让学生讨论,学生们总结出雾霾天数的增加和新车销量的增长有关。
随后,王玲湘展示了某论坛上网友的言论,该言论呼吁关闭重污染企业,以解决雾霾问题。此时,她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关闭重污染企业?
学生们既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王玲湘就让持两种观点的学生分别坐到一起,讨论“关”还是“不关”,并要求学生用非连续性文本或连续性文本,结合生活用论据来证明观点。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每一方都不断提供新的论据。正当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王玲湘又展示了一个曲线图:DDT(污染环境的杀虫剂)使用后,全世界因疟疾死亡人数在不断下降。于是,学生们又重新陷入思考,有同学就提出要在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后,王玲湘问学生们最近比较关注什么社会问题。有人说转基因,有人说网络安全,有的学生说食物农药残留等等。王玲湘这时点出了本堂课的主题——关注就是改变。
王玲湘表示,这节课其实是双主题,一个主题是“关注就是改变”这个人文主题,另一个是怎么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这是语文训练的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在辩论和更多的文本阅读中来思辨、思考,这尤其可贵。
王玲湘说,语文教学不仅要发展语言,还要发展思维,特别是辨证的思维。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