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下一篇

一个好题材被浪费了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4个比利》

  作者:丹尼尔·凯斯

  版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年6月

  只看10页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版的《24个比利》是部在文学性和故事性上都让人失望的作品。

  《24个比利》是一个爆点明显的故事,一个有连篇累牍纪录的新闻事件。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比利在四名精神病医生和一名心理学家共同见证下接受彻底检查,结果显示他患有多重人格症,因此免罪,一时舆论哗然。作家丹尼尔·凯斯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在大量采访之后于1981年出版此书。丹尼尔表示:“本书所有内容均出自融合后的比利以及他的其他人格的表述,曾经在不同阶段与他有过接触的62位人士也为我提供了材料。书中的对话和情境得之于比利的回忆,而治疗过程则直接取材于录像带。书中并无我自己杜撰或改编的内容。”

  这本书的写作难点正在于比利的24个人格——这意味着会有24个名字交替出现,一会儿是阿瑟、里根,一会儿又是戴维、亚伦……他们有男人有女人,有成年人也有小孩,国籍则包括美国、英国和前南斯拉夫。这些人物会突然出现,没有情境,没有原因,而你能做的只是打开第一章的“内在人格”进行索引,哦,亚瑟是个骗子,而阿普里尔是个女流氓。

  作者丹尼尔选择了最原始的写作手法,从连环强暴案的发生开始记叙,直到比利被捕,接受检查,发现让世人震惊的24个人格,到比利悲惨的成长经历。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对话,工作人员日志和新闻报道。采访量惊人,但写作质量却差强人意。如果说长篇小说是一个建筑,那这部作品只能算是个活动板房,没有根基,更不要提设计。同属于非虚构写作,完全无法和卡波特的《冷血》相比。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想作者是否浪费了一个好题材,如果写成小说,有没有可能像《漫长的告别》一样精彩。但是或许丹尼尔想走的就是另外一个方向。作为一个有心理学背景的写作者,丹尼尔像个永不停歇的录放机一样,致力于提供事无巨细的情节(而非真正有趣的),以供读者把握全局。他在书的扉页写道,“献给受虐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受害者……”

  丹尼尔认为比利的悲剧来源于童年的悲惨经历,相比于“罪犯”的身份,比利更像是一个受害者。如果世人因为这本书可以了解多重人格症是如何发生的,那就算为关爱人类的心理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作者附记中,丹尼尔更是强调最新的研究成果让解读比利的脑电图有了新进展。他援引普特南医生的话,“研究多重人格可以启发我们对身心控制的探讨。我则认为,对多重人格的研究,事实上是对人类本质探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向我们揭示很多秘密……”

  所以,这或许是一本差劲的犯罪小说,但如果划归到心理纪实上,没准儿能给人带来新的启发。而作为多部电影的灵感来源,这本书也证明了其故事本身存在的独特意义。

  □书评人 阿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