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科学实践活动将与中考成绩挂钩(2)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空气大炮”的实验让孩子们异常兴奋。
在科学实验课上,小朋友们格外入迷。

  (上接D02版)

  ■ 现场

  塑料袋纸箱演示空气存在

  8月6日下午,博识教育在光华路SOHO五层的校区里举行了一场面向社区的科学教育展示活动。活动内容围绕与空气相关的实验展开。

  老师首先拿出一个宽约半米、长逾两米的黄色塑料袋,问小朋友谁能用最短时间把塑料袋充满气。两位孩子分别上场,把口鼻堵在塑料袋口一通猛吹,老师在一旁计时,15秒后检查孩子吹气的成果。尽管费了不少力气,但两位孩子只吹起不足塑料袋1/4长的部分。

  就在孩子们觉得无能为力时,“超人老师”朱冠一说,自己可以用5秒时间就把塑料袋吹足气。在孩子们的注视下,“超人老师”撑开袋口,在距离袋口约半米的距离,朝袋口方向大口密集吹气,只见黄色长条袋子迅速膨胀起来,“超人老师”顺势把袋口一收,长条袋子轻易被充满了,竟然不到3秒!

  “为什么这么吹气比袋口捂在嘴上吹更容易?”老师问学生,学生一时没有说话。老师又请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家长回答,“因为我们周边都是空气,只要给个力让空气朝袋子里流动就好了。”老师肯定了家长的答案。

  压轴实验是“空气大炮”实验。

  老师拿出一个纸箱,纸箱的接口处全部用胶带封得严严实实,只在其中的一个面挖了一个圆形的洞。“我要找一面墙壁进行发射。”老师将圆洞对准一面墙壁,右手敲击纸箱的侧面,只听见“砰”的一声。“大家看到我发射的炮弹了吗?”老师问,孩子们摇头。老师又重复做了一遍,“这次看到了吗?”“没有!”孩子们又回答。

  老师让自己的搭档手持一块布,“如果有东西打在布上,布就会凹下去。”老师再次敲击纸箱,尽管仍然没有看到任何炮弹飞出,但搭档手里的布确实深深凹了一下。

  “看来是真有炮弹。那这炮弹长什么样呢?”老师此时往纸箱里充进了一种白雾样的气体,并关闭室内空调,然后将圆形孔洞对着观众,再次敲击纸箱,一个像烟圈一样的气体从纸箱中射出。

  “如果炮口是三角形,炮弹会是什么形状?”老师问学生。“三角形!”一个学生回答,但老师不置可否。“如果是方形呢?如果是五角星形呢……”老师说,希望小朋友回家试一试,看看答案是怎样的。

  课程结束时,很多学生表现出不舍,“这么快就结束啦?”一个小男生说。

  ■ 科学活动

  ●北京教学植物园绿色科技俱乐部暑期活动

  活动时间:8月10日至14日

  活动地点:2号楼实验室

  活动介绍:本周绿色科技俱乐部活动继续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不仅有日常生活中淀粉、芳香植物,还有大家最爱吃的薯片,探究形式更新颖、更丰富。

  ●鲨鱼公园

  活动时间:暑期

  活动内容:《微观世界》

  学生将学习使用显微镜来进行微观世界的探索。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切片标本,用棉签采集自己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制作成涂片标本,在显微镜下发现它们的真实面貌。

  ●中国科技馆

  活动时间:即日至8月30日

  活动内容:“中国梦·科技梦”系列展之“光照未来——光及光基技术展”

  了解光技术发展历程,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怎样拓展人的视野,体验光纤带来的便利,免费参与“玩转光学DIY”、“光影魔镜”、“科学秀场”等活动。

  ●博识科学小学者

  活动时间:8月12日上午9:30

  活动地点:海淀区世纪城远大园四区中心花园

  活动对象:4-14岁儿童

  活动内容:科学探索实验公开课演示及互动(曙光街道世纪城东区社区科普活动)

  【科学Q&A】

  鼓励孩子广泛涉猎科学领域

  Q:有人认为,从性别角度看,男生对实验更感兴趣。从你们实际参与的学员看,男生和女生在选择项目中有什么差别?是否真的存在“科学更适合男孩”?

  杨明英(博识教育集团市场推广中心总监):我的建议是,在低年龄段的孩子中,家长不要过早为孩子贴上“适合”或“不适合”的标签。

  我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广泛涉猎各种领域(包括科学领域在内),这样便于让孩子发掘个人兴趣以及潜在能力,为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Q:参与活动或上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彩丽(鲨鱼公园教学经理):我们上课会要求孩子穿实验白大褂、护目镜、手套等,不同的实验会有不同要求。这样的装扮也是希望让孩子以一个科学家的角色进入课程。但实际上,我们所有的课程材料和实验都是安全的。

  Q:实验课是否需要家长参与其中?

  王彩丽: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每节课的内容,便于课后与孩子探索交流,我们设置了课后5分钟的环节,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也了解课程内容与孩子协作互动。

  建议家长与孩子沟通学习效果时要注意询问的方式。很多家长会直接问“今天学了什么”,孩子们往往无从回答。家长提问时,尽量选择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如:这个车怎样跑起来?为什么你这么做了它就跑起来了呢?这样孩子才能思路清晰地回答出家长的问题。

  Q:学习完毕后,是否需要孩子撰写实验报告?怎样测试学习效果?

  杨明英:我们会有实验报告,有些会用画画形式表现,也有部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比如孩子可以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我们也有一些贴纸,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记录。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画出最好玩的实验是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实验是什么。让孩子画下来,就留下了一个印象。但是,这种实验报告都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那种需要写出公式的实验报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