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汽车周刊·行业观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7:汽车周刊·行业观察

合资自主,并不明媚的忧伤

4年发展后合资自主品牌整体日益边缘化,产品多源于老平台,欠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积极性亟待调动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尾标为“长安标致雪铁龙”,车头上则为长安V字标——上个月,逸动纯电动汽车在长安PSA深圳基地下线,据悉,未来其合资自主品牌会基于长安逸动纯电动版继续发展,因此这被视为是长安PSA开启合资自主的序幕。

  4年前,当合资自主产品初入车市之时,业内曾预测合资自主的规模至少会达到200万辆,合资自主也一度被称为中国车市除合资和自主之外的“第三极”。然而时至今日,多家企业的合资自主品牌发展得并不乐观,合资自主的成绩单已经不被关注,品牌也日益被边缘化。销量低迷,突破受阻,近日某合资自主品牌更是被曝出上半年月均销量不足200辆,连续三个月产量为0的尴尬数字。

  浪潮中的合资自主品牌,有的已悄无声息,有的仍在艰难中谋变。其实走出困境不但要抓准政策的风口,也要在过往的经历中找出问题,才能继续前行。

  源于政策,困于市场

  事实上,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在“十一五”规划中,新的产能需要有“自主”二字打头,这成为合资自主品牌诞生的缘起。

  曾经的雨后春笋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近30年“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被业内认为并不算成功,原因就是“洋品牌”的数量和市场份额仍然远高于自主品牌。于是政策要求相关部门保证在十二五末期,使自主品牌的销量达到国内总销量的50%。而相关部门计算后发现,单依靠已有自主品牌无法实现目标,于是要求合资企业上马“自主”,以完成目标。由此,各种合资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思铭、理念、开利、天越等品牌迅速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成为市场上的新生力量。

  仔细翻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可以发现,关于合资自主的消息开始于2011年,受政策的影响,广本、南北大众、长安马自达等合资企业都发布了合资自主的车型或规划,并在随后的两年中迅速发展。可是到了2014年,合资自主的问题逐渐暴露,销量也一蹶不振,有的企业甚至在公布一个名字或者拿出一辆样车之后就再无下文。

  新能源是条路

  但是政策的风向仍然给了合资自主新的机会。2014年两会期间,工信部将“汽车强国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并提出“汽车强国”的明确标准。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希望中国汽车行业的综合实力强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反超。

  于是华晨宝马、奇瑞捷豹路虎、广汽丰田等企业开始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合资自主车型。宝马“之诺”纯电动汽车的出现正契合了这一政策,但宝马方面同时表示,未来是否会生产低于宝马的传统动力车型仍要“以市场需求为准”。有媒体援引一位车企高层的话称,合资自主最终会“生于政策,死于对策”,如果按现在这种做法,将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源于外方,困于老旧

  “都是模仿老旧车的样子,换汤不换药,知名度太差。”提到合资自主品牌,一位打算换车的车主如此评价。其实不仅是消费者对合资自主品牌颇有微词,经销商也对这个“混血”的产物没那么热心,在一些品牌的4S店,记者看到其相应的合资自主车型要么没有展车,要么放置在角落。

  后续工作不足

  其实,尽管是政策的产物,但合资自主品牌出现的本意并非仅仅是应付政策。合资自主依靠海外成熟的技术,通过合资双方自主研发生产新的车型,按理说应该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据了解,合资自主的产品大致有三条路径,一是导入合资品牌旧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然后再寻求自主研发;二是瞄准新能源汽车,由外资主导开发;三是合资自主生产中国本土品牌产品。而前两种方式,都需要建立新的品牌、然后辅之以全新的开发及渠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合资自主企业选择的仍是第一条路径,虽然导入了旧平台生产了产品,却没有进行自主研发,或是研发能力不够,这就直接导致产品老旧,缺乏持续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抛弃。

  无奈的现实

  目前国内主流的合资自主品牌有东风日产启辰、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广汽本田理念、东风本田思铭等,除宝骏品牌有所创新外,一些合资企业直接导入合资品牌的老旧平台,换一个品牌重新包装之后就当成合资自主的产品,技术相对落后。据媒体披露,有的合资自主品牌为了达到降低售价的目的,甚至对车型较为明显地减配。在合资自主中销量较好的启辰,其产品也是由老款的日产骐达、颐达平台二次开发而来。以启辰D50为例,它和颐达的整体布局保持一致,虽然在动力上采用了日产的1.6L发动机,但却采用了4速传统变速器,并没有使用CVT无级变速器,而且在内饰上比颐达也有所降低,当然,这与其成本的投入有很大关系。

  广汽本田虽然在中国拥有研发中心,但在自主开发上仍显乏力,产品更新节奏过慢,从2011年理念的第一款产品上市距今已经4年,据称理念的第二款产品目前仍在研发中。

  源于期待,困于轻忽

  其实,合资自主在出现之日起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事物,有人认为它会对自主品牌形成压力,有人认为它可以带动中国品牌的发展,提高本土品牌的研发能力。但经过四年的发展,合资自主自身已陷入了困境。

  部分得不到重视

  从企业的重视程度来看,合资自主品牌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是为企业扩大产能,而目前这些因为合资自主品牌获得的产能,大部分却转向了母品牌的生产,由此可见在一些企业看来,合资自主只是个幌子。

  除了在产能上虚晃一枪,一些企业对合资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销售渠道建设也并不给力。以思铭为例,鲜见广告宣传,销售也只是简单放进东风本田4S店。而销量相对较好的启辰虽然车型也来自于老旧平台,但在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上明显受到重视,明星代言、赞助冠名不少,因而销量表现尚好。

  调动积极性

  合资自主“为存在而存在”的状态显然不能长期维持下去,本土品牌的日益强大,合资品牌产品线的下探都挤占了合资自主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依靠改造老旧的平台生产产品的路线已经难以维持,只有加强自主研发才能以产品赢得发展。东风本田的高层曾表示思铭未来要改变整个发展方向,特别是要进行独立开发,但同时这个思路也可能会遭到外方的反对。

  也有声音认为,中国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合资自主或可在三、四线城市赢得发展空间,但显然这也并非长久之计。

  归根结底,合资自主品牌要想赢得市场,还是要靠产品说话,流于口号的宣传和各种过于理想化的设想都是空谈。将合资企业开展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车型,才能让合资自主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进而实现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三极”,而非沦为“贴牌生产专业户”。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闫欣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