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力量”在时尚圈的影响力有多大?从本周它占据世界时尚圈热门头条,并持续影响无数国际一线品牌可见一斑。这次的主角不是中国设计师、不是模特,也不是活动发布,而是中国货币——因为主动贬值,人民币在本周出尽风头。
坏消息,更是好消息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民币贬值会影响“海外购”。从去年开始美元、欧元、日元、澳元等货币纷纷贬值,让持有人民币的大众在海外买东西更便宜了。买贵一些的钟表或包袋,国内和欧美的价差甚至达到“一个包+一张往返机票”的程度,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到海外旅游购物。不但在国外疯狂买,在国内也闲不下来忙着下单海淘,就是觉得国外东西“便宜”。
但人民币贬值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国外的东西“贵”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少人们购物欲望。
“金主”态度的改变最直接影响到奢侈品牌。人民币的主动贬值也牵动着各大奢侈品集团和奢侈品牌的神经,股价纷纷下挫。因为对于它们来说,这个“坏消息”首先会让财务报表不好看,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普遍会换算成美元、欧元结算,贬值后同等数量的金额只能兑换更少美元和欧元,相当于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变相下降;其次,前段时间多个大牌纷纷往下调价以减少产品在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的价差,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这一调价显得有些白费工夫,再一次让财务报表变得难看;再者,人民币的贬值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人在海外的购物消费及海淘,这些品牌在欧美的销售额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又直接影响财报数据。
但这个“坏消息”对国产纺织鞋帽企业来说却是“好消息”,尤其是对那些以美元结算的代工企业,有机构预测,人民币每贬值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2%-6%,这无疑是给处于“老板跑路”、“倒闭潮”、“停工”等漩涡中的中国服装企业一根救命稻草。
奢侈品没救了?
伴随人民币贬值而来的,还有奢侈品在香港的关店潮。除了这周爆出的泰格豪雅香港罗素街旗舰店关闭,早前Gucci、Burberry等品牌在香港的某些店铺也传出生意萧条的消息,更有报道称为了挽留住这些高端租客,不少物业纷纷降低店铺租金,但似乎也抵挡不了奢侈品香港关店的趋势。
“反水客”及一些歧视内地消费者的行为曾极大打击了内地消费者赴港购物的热情,使香港市场逐渐萧条,而随着人民币贬值,可以预见“购物天堂”将再受影响。
亦有人断言中国“奢侈品救主”的地位就要终结了,唱衰奢侈品的声音也不断响起。
而事实上,并不需要那么悲观。奢侈品在香港的关店潮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市场“过饱和”,三五步一个商场,品牌遍地开花到处设店,表面上是为了让消费者购买更方便,实际上这对以游客购物为主的香港零售业来说,则是花费了很多无用功。另外,奢侈品购物讲求的是“舒适的心理享受”,当香港不再能够提供“把顾客当上帝”,“购买奢侈品也要像超市购物似的排队”,价差就已经不再那么有诱惑力了。
随着人民币贬值,奢侈品在内地市场降价,国内外价差在消费者层面的进一步缩小,相信更多购买奢侈品的人们也愿意“舍远求近”,在内地市场完成购买行为,同时,也刺激着奢侈品牌放弃前些年“坐等送钱上门”的慵懒,想方设法努力对产品及服务等方面做提升,这对品牌的长线发展来说,其实不见得是坏事。
是物品,也是生活态度
有一些奢侈品牌已经在顺应时势积极改变了。比如Burberry日前就在香港开设了彩妆概念店,引入高科技的虚拟试用,让消费者把各个指甲油的颜色都体验一遍,消除选择障碍,促进购买;此外,今年逆市有着好表现的Moncler,也不断推出与艺术家的合作系列及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而路易威登、Gucci等品牌则起用更贴近市场的设计师、推出更实用的设计,各大品牌纷纷打造有意思的跨界产品,开设新媒体平台强化互动,诸如此类,都可以看做是品牌在努力地适应形势,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别致的体验。
不过,人民币贬值所引发的关于奢侈品的讨论,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引发人们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奢侈品?价格高就是奢侈吗?对顾客高高在上、爱理不理就是奢侈品的态度?当答案被品牌一再用行动否定,它们也不断用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更增值的细节改变着中国消费者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已经有品牌不再以金钱和货品标榜自己了,除了讲述故事和文化传承外,它们敢于提出:奢侈品不仅仅是物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
在采访某奢侈品牌CEO时,他提到的“在我看来,奢侈品就是你最希望得到和拥有的,和价钱无关。比如,和家人一起吃一顿晚餐,一起度个周末”。或许,对于现代人来说,为心爱的人做一顿饭,让生活过得精致一些,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才是这个浮躁的快餐年代最大的奢侈。
采写/新京报记者 巫倩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