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书评周刊·主题

一个孩子笔下的西行漫记(2)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警报传来。
《昨夜西风凋碧树》
徐光耀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年2月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
李新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
《怒目少年》
王鼎钧 著
三联书店2013年1月

  (上接B04版)

  《孙明经手记——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

  孙明经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2月版

  抗战时期后方社会的情况,除有文字记录之外,还意外地留下了一批难得的影像。当时任教于金陵大学的孙明经,在奉命拍摄教育电影,走遍了四川、云南、贵州。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他用照相机记录了战时后方各省的市井百姓与普通工人,军政官员和土司头人、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他的镜头下,有自贡盐业从制盐到运输销售各种器械各个环节,也有重庆遭到轰炸之后的残破市井和一片狼藉,是认识抗战时期后方社会面貌的第一手材料。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朱鸿召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延安是抗战时期左翼青年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但抵达圣地参加革命仍然需要生活,离不开文化娱乐、家长里短。朱鸿召的着眼点正是这座城市的日常面貌,经济收入、男女食色、衣食住行。没有表,便取来延河的细沙做沙漏计时;没有粮食,便要自己开荒生产。有人激烈反对大中小灶的设置,也有人会把在台上长篇大论的教员哄下去。有交际舞会,也有大秧歌表演。有革命青年的自由恋爱,也有组织上的苦口婆心,还有为逼婚而发生的凶杀案。延安的日常生活与其他后方城市相比,似乎千差万别,又似乎差异不大。□王戟

  普通人的抗战经历

  提起作者,都知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抗战电影《小兵张嘎》。但是这本回忆录却只字未提,而是讲述自己在15岁的少年时代,参加八路军的经历。

  华北平原是抗战的主战场,这个孩子想参军。为了让性格暴烈的父亲同意,他连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把父亲的性格磨软了。幸运的是,他一参军就到了八路的正规军——129师359旅。首先经历的考验是行军。一天走90里,腿实在迈不开,直想哭。揪着马尾巴继续走,还是走不动,就让人扶上了马。舒服了,但是到了宿营地,腿僵得下不来。只好让人抱下来。歇了一宿,第二天继续行军,哪来的力气?在村里驻扎的时候,房东女儿爱上了他。八路军纪律严,怎么谈恋爱?女孩的表达很艺术:“你老家有多远?”“二百多里。”“坐牛车一天能到不?”“到不了。”“那半道还得借宿啊。”多朴实啊!

  抗战内容只是回忆录中的一部分,作者亲历了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大扫荡。

  在十字岭转移途中,突然遭遇日军的袭击。队伍中都是文化人,没有作战能力,只能漫山遍野地分散突围。夜间转移途中,经过一座小庙。里面有灯。到门口一看,呀!里面全是日寇!都睡熟了,横七竖八地像死猪一样,鼾声如雷。李新没敢惊醒他们,蹑着脚退回去,脱离险境。后来大家谈到:倘若我们有一颗手榴弹,往庙里扔了就走,一定可以把敌人炸死。倘若我们商量好,三支手枪同时向敌人射击,至少也可以叫敌寇死三五人。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自觉惭愧,天生当不了革命英雄的料。

  难得这位真诚的历史学家,把当年的历史写得这样真实可信。

  一个山东中学生,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坚决不当亡国奴,和学校开始了流亡的长途跋涉。艰苦的旅程,虱子和疥疮是他的陪伴。李仙洲将军为了保护这2000多娃娃,组织他们转移到汉中。带队的老师为了给学生吃饭,卖掉自己的皮袍。走过一个村庄,保长问:“你们到重庆能不能见到蒋委员长?”他问要带什么话?保长说:“你告诉他,老百姓太苦了,摊派太多了。”这些学生宁可挨饿,也不找百姓要饭,而是只要开水。他们的愿望就是杀日本鬼子,一个个从温文尔雅变成怒目少年。□刘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