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封面报道

数百吨氰化钠位置确认少量因冲击发生泄漏

正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担心隔离区外大气和饮用水受影响;北京卫戍区防化团首次到爆炸中心大水坑取样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8月15日,天津滨海爆炸核心区中心出现巨大焦黑深坑,坑内有大量积水。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昨日,救援人员在爆炸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和搜救工作。新华社发
昨日,爆炸事故现场周围用泥土和塑料布搭起了一米多高的围挡进行隔离。新华社发
8月15日,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官兵分组进入爆炸核心区开展搜救工作。 新华社发

  新京报讯 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少将在16日举行的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爆炸现场氰化钠的位置已确定,初步估算有数百吨。将采取双氧水或者其他办法来进行处理。

  氰化钠锁定在现场两个点

  史鲁泽说,现场集装箱堆积如山,瑞海公司的人也说不清楚氰化钠具体堆放在哪里。经过现场勘察,数百吨氰化钠大概分布在两个点上。

  史鲁泽表示,目前已经采取了多种方案,对少部分已炸开外露的,清理出一块场地,用双氧水或者其他办法进行化学中和,来溶解它。对大面积分散的,砌起一米多高的围墙围挡起来,为了防止因下雨而造成的化学反应,还进行了必要的遮盖,预防二次污染。

  天津环保局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也在发布会上回应说,爆炸现场桶装氰化物大部分保存完好,少量因冲击发生泄漏。现正对氰化物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可有效控制。因明火已灭,不用担心隔离区外大气和饮用水受影响。

  氰化氢超标均在1倍以内

  包景岭在发布会上表示,8月15日环保部门在事发地区警戒区外,位于东疆港的5、6号两个监测点位,检测出氰化氢累计出现两次超标。目前已知的是分别超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0.04倍、0.5倍,包景岭称,超标区几百米没有敏感目标。

  氰化氢为氰化钠遇水反应后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包景岭表示,氰化氢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是建立在接触时间长、超标过量的基础之上,目前爆炸现场附近的超标点超标范围均在1倍以内。

  近三千人搜寻有害物质

  史鲁泽说,目前已有近三千人在三公里范围内搜寻有害物质。

  新华社报道称,在核心区周边的多栋建筑中发现了镁颗粒、电火石、硫黄等现场撒落的化学品。

  昨日北京卫戍区防化团继续加强对核心区及周边环境监测,并首次进入到爆炸中心点大水坑取样。

  目前,水样和土样已提交环保部门和军区有关监测机构检验。

  ■ 现场

  核心区出现大坑坑内积水已取样

  距离事故已逾4日,事发地点附近区域依然浓烟不断,空气中弥漫着酸腐气味。

  昨日中午,新京报记者在本次天津塘沽爆炸事故核心区约500米处看到,核心区中心出现巨大焦黑深坑,坑内有大量积水,以该深坑为圆心的周边建筑损坏严重。

  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昨日再次进入天津滨海爆炸核心区,分区域对建筑、集装箱等内搜救生命,但未发现有生命迹象。

  救援队二分队排长魏召贤介绍,进入核心区前,部队会给救援队一分队、二分队、三分队各分派搜救区域。“这些区域没有交叉,也不留死角,整体推进搜救任务。”

  救援队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前夜仍有人员24小时执勤监测空气,目前空气情况正常,未发现有毒气体扩散。

  同时,防化部队昨日上午曾对深坑内的水进行取样。“估计是消防救援时流进去的”,他称,化学反应能生成水的东西并不多,不太可能由化学反应造成,积水更像因深坑地势低洼聚集所致,但具体情况应等待检测结果。

  昨天下午1时许,现场再现爆炸声,伴随“砰”的一声响,核心区域一侧升腾起灰白色的浓烟,随后附近多区域先后出现闷响,现场浓烟弥漫,但未发现明火。

  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现场情况比较稳定,未有战士在搜救工作中负伤。就此前热议的氰化钠的去向,他表示,前方防化部队主要做的是样本采集工作。发现的物品是否为氰化钠,应由后方检测后做出判断。

  释疑1 为何用双氧水处理氰化钠?

  经过氧化降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氨气,毒性极大降低

  昨日发布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介绍,现场氰化钠目前确定有几百吨。一是已炸开的,用双氧水或其他办法溶解。二是大面积的,用一米多高的墙挡起来处置;三是未被破坏的,送到所属公司。

  据了解,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透明液体,平时在日常去污、医用消毒、工业杀菌等领域都会用到。

  为什么要用双氧水溶解氰化钠?一位化工行业的资深研究员解释,氰化钠遇到双氧水,是一种氧化和降解过程,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氨气,前者是生活中常见的小苏打,后者易溶于水。

  环保专家彭应登表示,虽然氨气也有一定的毒性,但是跟氰化钠相比,毒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他介绍,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如果人体吸入过量,危害也不小。但是氨气易挥发,如果扩散条件好,不会在空气中长期大量积存。另外,碳酸氢钠和氨气都极易溶于水,属于低毒。

  上述化工行业资深研究员表示,这是两害取其轻的做法,也是目前看来最有效的做法,氧化反应后,毒性会极大降低。

  他说,也要注意双氧水的喷洒剂量,如果过度使用,产生的氨气等对土壤、水体、空气和人员都有危害。他估算,氰化钠和双氧水的比例大致是1比1.6,即100吨氰化钠,需要160吨双氧水。

  释疑2 搭建围堰有何作用?

  避免雨水或者其他径流携带污染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为防止有害物质外流,爆炸区正在搭建围堰,宽约2米,高度半米左右,有百米长。

  彭应登说,围堰就是在爆炸区域内构筑一个围挡,避免雨水或者其他径流携带污染区的化学品扩散到其他区域。

  他说,一般而言,危险品存放区的应急应该设置有三道防线,围堰是最紧要的,即第一道防线;其次是应急区内的临时废水暂存池;第三道防线,是把所有雨水和污水排水口封堵后,在末端设置污水池,储存下来的污水应专门进行处理,围堰内的土壤应该进行土壤修复。

  他认为,严格来说,围堰里面的区域应设置高密度的防渗膜,避免污染物下渗,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释疑3 是否会造成大气污染?

  氰化氢检出超标两次,危害程度取决于接触时间长短

  包景岭称,位于东疆港的5号和6号两个监测点位氰化氢15日累计出现两次超标。分别超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0.04倍和0.5倍,这是综合排放标准的厂界外标准。

  史鲁泽称,监测数据显示,空气中存有少量的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致人伤害的标准,核心区空气环境不会对人体形成次生灾害。

  但他同时表示:“不会形成二次灾害是有条件的,人站在现场,没有任何的干扰、没有风,就不会有伤害;但一旦起风,氰化物弄到眼睛里还是很危险的。”

  据了解,氰化氢属于高毒类气体。氰化氢累计两次超标意味着什么?

  彭应登说,按照两次超标的倍数判断,超标区属于不安全,但是也没有到严重危害的程度。在氰化氢浓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它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他介绍,天津环保监测部门釆用的氰化氢标准限值应该是周界外浓度限值(0.03毫克/立方米)。“也就是说,监测结果超标0.04倍和超标0.5倍后,都没有达到相关工业企业和工作场所中对氰化氢的接触限值。”

  彭应登建议,即使浓度低,在爆炸区范围内的人员也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

  释疑4 爆炸区降雨会有何影响?

  天津市气象局已做好人工消雨准备

  由于氰化钠不能遇水,因此在降雨到来之前处理氰化钠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天津人千万不要淋雨”的提示被反复提及,因为氰化钠遇水,会产生氰化氢。

  此前,天津市环科院有关专家表示,氰化钠确实是水溶性物质,但事故现场进行了封堵,一般的雨量,不会造成影响。如果预报云团大,出现雷阵雨,将采取人工消雨措施。

  昨日央视报道,今日天津或有降雨可能,目前天津市气象局已经做好了人工消雨的方案和准备,若预报将出现雷阵雨,将采取人工消雨措施。

  彭应登表示,爆炸区域的地表最好进行防水性密闭,把土壤进行封存处理。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林斐然 王大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