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文娱新闻·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文娱新闻·人物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摄影学派代表人物中国首展亮相草场地,接受新京报专访谈着迷公共空间

康迪达·赫弗 成名晚也不是什么坏事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康迪达·赫弗
1944年出生于德国埃贝尔斯瓦尔德,毕业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先后师从欧乐·乔恩和伯恩·贝歇学习电影和摄影。她的作品曾在巴塞尔美术馆、伯尔尼美术馆、法兰克福门廊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多伦多能源工厂画廊、布雷根茨美术馆和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等地展出。2002年,她参加了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3年,她与已故的马丁·基彭贝尔格一道作为德国代表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康迪达·赫弗现居德国科隆。
2014年作品《篱苑图书馆(二)》。
2012年作品《杜塞尔多夫莱茵河德意志歌剧院之一》。
2012年作品《杜塞尔多夫新钢场之一》。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摄影学派是世界摄影史上饶不过的一章,围绕贝歇夫妇,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斯特鲁特、康迪达·赫弗等该学派之下的艺术家也各有精彩。近日,在草场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的“论方法——康迪达·赫弗中国首个大型个展”便让我们看到这位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功力。

  不少评论家都惋惜赫弗成名晚,对此她一笑置之,“成名晚也不是什么坏事”。展览开幕之前,康迪达·赫弗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及其对公共空间主题的着迷,那是因为“无论我去这个公共空间多少次,我都会再次发现这个建筑的独特之处,这是我特别感兴趣的。”

  缘起 ▶▶▶

  街拍土耳其移民,先学电影后师从贝歇夫妇

  康迪达·赫弗与摄影的结缘可以说比较晚,但也是一种命中注定。她告诉记者,直到自己快20岁时,她才拿起相机开始拍摄。拍摄的主角是德国的土耳其人。这些土耳其劳工举家移民德国,为德国传统的生活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无论是在街头、公园还是商店都随处可见。

  这些变化让康迪达·赫弗为之着迷,虽说刚开始拿起相机,不过她却一连几个星期都去拍摄,“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摄影对我来说,是个重要的媒介。”

  索性就拿起了相机一直拍下去,不过当时的摄影离纯艺术还有点距离。康迪达·赫弗向记者指出,最初她也在报纸和杂志工作,辗转来到杜塞尔多夫给一家时尚杂志拍照,“我周围有很多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是拍照,也画画,那很吸引我。”之后,赫弗决定报考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不过由于当时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并没有摄影系,赫弗只能转投奥勒·约翰所开设的电影班。而没过多久,贝歇夫妇被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聘请。

  在电影班的学习中,赫弗也参加了不少展览,“没想到有一次贝歇夫妇也去看电影班的展览,结果就看到了我拍摄的土耳其劳工这一系列,他们觉得我挺有天赋的。”赫弗也就自然而然成为贝歇夫妇最早的一批学生,这批学生中包括日后的摄影名家托马斯·斯特鲁特、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托马斯·鲁夫等。

  主题 ▶▶▶

  不想强行闯入私人空间,转而着迷公共空间

  尽管赫弗说自己从未觉得男女摄影家的差异有那么多,但她在创作中却呈现出女性的细腻和敏感。这从其创作的主题公共空间的选择上便可见一斑。

  土耳其劳工是赫弗创作的最初起点,土耳其家庭也向她敞开了大门,并允许她拍摄他们集会的场所、他们的餐厅以及他们在公园中生活的场景。最后,他们还邀请她到家里做客,“但我越来越感到不自在,因为感觉自己是在强行闯入了这些人的私人空间。”

  没过多久,赫弗便觉得人物摄影对她而言已无前途可言,她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创作,赫弗也明白这些土耳其人能够在远离他们故乡的环境中创造出一个与之相似的环境,这同样是件值得用镜头去探寻的领域。为此,她开始对公共空间着迷。

  由于痴迷于艺术,赫弗最初从展览馆和博物馆入手,进而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都成为其观察对象。此次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赫弗便展现了这些公共空间,虽然人是缺席的,但同样有着温度。展出的72幅摄影作品以及投影的方式展示的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41年,包括了赫弗最早的摄影项目之一——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的在德国的土耳其劳工系列作品,以及其最新创作系列。

  该展策展人赫伯尔特·布克特指出,赫弗的创作其实是一个关于时代的图片集,这些图片力图展现这个时代的文化全景,甚至包括人们如何利用或滥用公共空间。而由于她的作品跨越数十年之久,因此社会进步的现象也能从中突显,“当然我们可能也会看到一些已经濒临绝迹或是亟待转型的公众空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摆满了实体书而非电子书的图书馆。”

  拍中国

  赫弗称中国是个她非常喜欢来的地方,1996年和1998年她便来到中国拍摄博物馆系列组图,去年她又来到北京郊区拍了一组篱苑图书馆组图。而通过赫弗镜头下的“中国”, 策展人赫伯尔特·布克特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回归和改变,“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博物馆的组图是赫弗早期空间摄影理念的代表作,它们拍摄于北京不同的博物馆,当时赫弗边走边用手持相机快速拍摄,但这两组照片也体现了她的专注和好奇。”

  而在近20年后,赫弗凭借其在公共空间领域的艺术探索,她镜头下的不少作品成为了经典。盛名之下,她开始回归到简单摄影,同时又更注重细节本身,“这次赫弗再次用手持相机拍摄的篱苑图书馆的照片便是一种回归和改变。”

  当然在赫弗心中,中国景象并不仅仅在此。她告诉记者,多次来中国后,自己很明显地发现中国的建筑有了很多变化,尤其是一些实验性的建筑比在欧洲还多得多,“西方的很多建筑师都在中国实现了他们的作品。”

  谈成名

  康迪达·赫弗那一代摄影师以男性为主,作为一名女艺术家她是否会有莫名的压力,尤其是相比其他贝歇夫妇的学生来说,赫弗成名要稍晚。对此,赫弗已经非常释然,她向记者指出,尽管有很多艺术评论家称,如果她是位男性艺术家会成名得早一点,“我并不想计较那么多,也从未觉得男女差异有那么多。再说,成名晚也不是什么坏事。”直到今天,说起自己最初的摄影艺术生涯,赫弗还是很享受,“当初的创作氛围真的很好,尽管那会儿摄影家的地位并不高。”

  C04-C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C04-C05版所有图片均由歌德学院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