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公共自行车网点地图不准确

  最近以来,我每天骑公共自行车外出,此外,我还通过微信关注了刚刚开通不久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信“北京交通”,每次出门前,我都会打开“北京交通”查看目的地附近哪里有网点,以方便存放车辆。在多次操作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北京交通”在提供“网点地图”信息方面,存在一些瑕疵。

  有一回,我骑车到呼家楼地铁站外,打算停放好自行车后乘坐地铁。通过“北京交通”定位得知,地铁站口外、东三环路旁有一处网点可存放,结果一找才发现,该网点其实离地铁站很远,并且不是在东三环路上,而是在另一条不知名的小路上。如果放下自行车步行到地铁站,那起码得10分钟。我后来一权衡,还是放弃了换乘地铁的方案。还有一回,我在松榆南路定位寻找公共自行车网点,“北京交通”明明显示路旁就有网点,可我走遍了松榆南路均没有发现。

  公共自行车“网点地图”应与实际情况吻合,不然,容易给市民带来麻烦与不便。希望“北京交通”尽快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韦凯中(法律工作者)

  “绊脚井盖”咋过的验收关?

  日前,有市民向媒体反映,蒋宅口黄金楼前的人行便道上,有7块地沟盖板和一个大井盖高出路面约30厘米,盲道在这里拐了个弯,担心会绊倒路人。

  人行道不平、井盖破裂、污水管溢水……针对这些市政公用设施的修修补补很多。但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类似小工程不修让人烦心;修了让人担心。“井盖绊脚”可算样本之一。与一些大的市政公用设施相比,类似维修的小工程,与百姓生活的关系更直接,也更密切。严把量关,同样马虎不得。不知道高出路面30厘米的“绊脚牌”井盖,是怎么通过验收的?莫非对这样的小工程根本就没有验收环节?对此,相关部门该好好过问。□卿连成(市民)

  骑行东三环路实在好难

  这些天,我在东三环路上骑自行车出行,发现东三环路非机动车道存在不少缺陷,对行进在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主都会构成威胁。

  一是非机动车道大小不均。在有些路段,非机动车道很宽,比如,团结湖地铁站口外的就如此,而在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一下子变狭窄起来,比如,呼家楼地铁站口外的就如此,仅能容下一辆自行车,技术不佳的骑车人都不敢骑行,害怕碰到护栏。

  二是有些路段压根儿没有护栏。如此一来,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险象环生。我在骑行过程中,就差点被身后的机动车撞了,只因机动车要避让别的车,结果“侵犯”了我的“地盘”。

  我建议,对东三环路的非机动车道重新进行规划。

  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