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中国新闻·时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9:中国新闻·时事

干部因环境损害免职 两年内不得升迁

中组部拟“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首提环境损害事件“党政同责”、终身追责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昨日,《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由中组部对外发布。《办法》确定了“党政同责”的环境损害事件问责原则,并明确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党政主要领导有了“责任清单”

  《办法》明确了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地方党委和政府有关领导成员、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三级”“责任清单”。

  《办法》列明,主要领导如果决策失误(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或者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处置不力、对资源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要求执行不力等八种情形,都将被追责。

  《办法》还强调,党政领导干部如果利用职务影响,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等,也将被问责。

  负有环境损害责任“一票否决”

  《办法》同时明确了问责形式:组织处理(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党纪政纪处分。

  同时明确“一票否决”制: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中,应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提拔;单独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至少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至少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

  解读

  “板子不能只打到政府身上”

  中组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办法》将地方党委领导成员列为追责对象,旨在推动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担责,落实权责一致原则,实现追责对象的全覆盖。

  现行《环保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至于地方党委该当何责,《环保法》未涉及。

  该负责人称,“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多,而对作出决策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成员往往难以追责到位,容易出现‘权责不对等’的现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称,《环保法》只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未涉及地方党委的责任,某种程度将地方党委“排除”在了法律责任之外。“这种制度设计不合理。在我国的制度框架中,地方党委中的党委书记才是‘班长’,板子不能只打到地方政府的身上”。竹立家说,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重大决策,地方党委有决定权。如果地方党委通过的规划,埋下了环境损害隐患并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理应对此负责。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也表示,“2013年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考核也提出过,加大环境和安全生产的考核,但之后并没有听说多少遭到责罚的例子”。他认为,“对党政一把手共同追责,可有效加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环境的重视。”

  观点

  “天津8·12爆炸”如损害环境可迅速启动《办法》追责

  《办法》的施行时间为今年的8月9日。三天后,天津市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了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是否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有关部门正在实时监测中。在昨天的第七场发布会上,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表示,8月16日新增的27个氰化物筛查排查点位,共有17个点位氰化物检出,其中三个点位超标,最大超标点也是距事故爆炸点最近的一个点,超标27.4倍。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说,“一些重大的事件,如腾格里沙漠污染案件,或者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如果造成重大环境损害,可以迅速实施《办法》,至少按照《办法》中确定的追责原则,启动相关工作程序”。

  建议

  启动问责可交由“环保督察”

  《办法》规定“各级政府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的工作部门发现有本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的,必须按照职责依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问题进行调查”。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表示,《办法》规定的追责情形,都来自近年来地方环保领域存在的党政环保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所以有很强的针对性。上述规定意味着,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有权启动对官员的问责。

  对此,地方“党政一把手”环境问责机制的提出者和研究者、环境智库“政通境和”负责人付华辉称,让地方环保部门启动追责调查,并不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只有上级启动对下级,省里启动对市里的问责,或许有可行性。”

  付华辉建议,启动问责可以由环保部下属的区域督察中心发挥作用,因为其是独立的第三方,由他们来启动追责调查最为适合。

  详解生态环境损害追责

  对谁追责?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有关机构领导人员。

  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追责情形?

  对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责: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力,致使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

  ●作出的决策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

  ●作出的决策严重违反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

  ●地区、部门间推诿扯皮,主要领导成员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本地区发生主要领导成员职责范围内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或者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处置不力的;

  ●对公益诉讼裁决和资源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执行不力的;

  ●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责:

  ●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

  ●干预司法活动,插手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具体司法案件处理的;

  ●干预、插手建设项目,致使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得以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如何追责?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形式有:

  ●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党纪政纪处分;

  ●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盘点

  近年环境事故如何问责?

  回顾近年重大环境事故问责情况,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被视为标志性事件。不过,这起事件被问责的也仅限于环保系统官员,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引咎辞职,并未涉及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层面的领导。

  新京报记者梳理近五年发生的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2010·7·3”重大水污染事件、中石油“7·16”输油管道爆炸(2010年)、贺江水体污染事件(2013年)、西江支流水污染事件、千丈岩水库污染事件(2014年)、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2014年)6起较为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发现问责官员多为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地方政府党政主要领导被问责者不多。

  上述6起环境事件中,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2010·7·3”重大水污染事件、西江支流水污染事件、千丈岩水库污染事件这3起,被问责的都是环保系统官员。其中,上杭县环保局原局长和副局长,肇庆广宁县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欧阳杰、副局长彭广华(西江支流水污染事件),均被追究刑责;恩施州环保局局长、湖北省建始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长被免职。

  中石油“7·16”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时任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的蒋洁敏,被处以警告;时任中石油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的李新华、廖永远,受记过处分;时任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刘宏斌、中石油股份公司安全总监贺荣芳行政记大过处分。

  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则追究到了地方政府有关领导的责任。贺州市副市长闭海东、夏振林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今年处置的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则追究到了地方党委的责任。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共有1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被追责。

  本版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王姝 记者 金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