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称有解决预案;专家称超标废水破氰处理技术完善,人工消雨难度不大,降雨风险可控
天津气象台预计,18~19日有小到中雨。氰化钠遇水会产生高毒气体氰化氢。针对可能的降雨,17日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称,已对现场进行严密监控,降水之后的情况“已有解决预案”。专家表示,超标废水破氰处理技术完善,人工消雨难度不大,降雨造成的风险可控。
超标污水是否漫延
均在警戒区,尚未漫延至外环境水体
17日发布会上官方明确,环保部门在事故区域17个点位检出氰化物,距离事故爆炸点最近的一个监测点氰化物超标达27.4倍。
环保专家彭应登对新京报记者表示,17个点位检出氰化物,说明氰化物的污染有扩散。但是,数据显示,氰化物只是在警戒区超标,警戒区外并未超标,说明地表水体污染基本控制在了事故核心区内,尚未漫延至外环境水体。
彭应登表示,地表水体的污染不同于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如果不接触人体,不会对人群构成直接伤害。但要注意的是,水体中的氰化物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可能引起氰化氢气体挥发至空气中,这样的话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据了解,为了确保事故区域污染不外泄,事故现场指挥部采取了封堵排水口、设置围堰、现场应急破氰、污水处理厂加装破氰装置、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五项措施。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天津市室内空气环境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庆岭教授也参与制定了天津滨海火灾爆炸事故氰化物废水处理紧急预案。
刘庆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类化学品中含有机物的大部分在爆燃过程中被烧掉,残余的大部分为无机化学品,其中氰化纳最危险。但目前的信息是已发现并紧急处置。被炸飞的小部分可能会由于降雨进入水中,目前已建立围堰,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也制定了四套处理方案,可以处理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含氰化物废水。
“大家可以放心,含氰化物废水处理是成熟技术,已应用多年。”刘庆岭说。
下雨对防化有何影响
目前氰化氢逸散不严重;专家称风险可控
氰化钠遇水将产生高毒气体氰化氢。事故发生后,基本没有发生降雨。
“地面有氰化物污染,遇水会产生氰化氢,但它本身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会逸散。目前我们也在严密监控中,逸散情况不严重。”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天津气象台预计,18~19日有小到中雨(雨量有10~20毫米)。彭应登表示,10毫米以上达到中雨级别。目前在天津事故现场,这样的雨级主要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散落在地面、未清理的化学品可能被雨水携带到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是对于现在已经在地面或土壤里的化学品,降雨可能使它们凝溶,进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彭应登表示,氰化钠有可能随降雨而形成氰化氢气体。“氰化氢能否从水中挥发出来,取决于一定的条件。如大酸度、高浓度、高气温等。从现在天津事故现场的情况看,达到上述条件从而造成氰化氢气体挥发出来的可能性不大。降雨而造成的氰化物的危险可以控制在警戒区域内。”
应该如何应对可能的降水?彭应登说,降雨时,主要关注的焦点应该在地面上。应该注意雨水径流可能会冲刷地面散落的化学品,化学品会随着雨水径流迁移至低洼水坑造成水体污染,或者淋溶含有化学品的土壤,并进一步下渗污染地下水。
此前,央视报道称,若有降雨云团天津将人工消雨。彭应登介绍,对特定的区域实行人工消雨作业主要是阻止降雨云团,“提前用碘化银或溴化银去打击这些云水团,让这些云水团在进入我们需要防雨的区域之前就消失。”
“目前,天津事故现场需要消雨的区域是一个小的特定的区域。难度不大。”彭应登说。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邓琦 吴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