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我们需要更多灾害自救类影像作品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聚光灯】

  事实上,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民众便已开始对灾难自救类纪录片或教学片这类影像作品,有旺盛的需求,但这一需求至今仍未得到满足。尤其是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在履行知识传播的公共职能问题上,仍处于失语状态。对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我国影视业的决策者和从业者公共服务水准的提升。

  现状 

  国外灾难自救类纪录片或教学片丰富

  每次重大的灾难性事故,都会引发人们对此类事故中的自救行为的讨论和关注。然而直到今天,绝大多数民众对地震、火灾、爆炸等事件中自救知识仅有十分模糊的认知。而且,目前对自救知识的普及,大多由行业报刊与科普类自媒体完成,这类媒介的受众面较窄,不能产生覆盖全民的影响力。这实际上凸显了在我国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大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在履行知识传播的公共职能问题上,仍处于失语状态。

  在影视产业成熟、发达的国家,灾难自救类纪录片或教学片是十分重要的创作门类。BBC、NHK等公共电视机构自不待言,就连商业电视机构如美国的探索频道等,也会制播一定数量的“自救片”,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和语言,教会观众基本的求生技能。

  其中一些作品的影响力已脱离原有的播出平台和国界范围,令更多的观众获益,如美国Spike公司制作并在美国多个电视频道反复播出的十集专题片《灾难中求生》(Surviving Disaster)自2009年问世后,即被多个国家引进播出,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自救“活教材”。在火山、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日本,关于自救的纪录片和专题片更是品类繁多、事无巨细,NHK便曾制作了多个关于地震自救的系列片,教授民众如何在官方救援尚未到位或难以到位的情况下,通过社区互助救援、居民检伤分类等方式,有效开展自救活动,赢得更多的求生机会。

  欧美、日本等国的灾难自救类电视片有三个共同特征。一是对灾难事件的分类,科学而明晰,涵盖地震、火灾、劫机、海啸、毒气、恶人入侵、飓风乃至核弹等各种场景,力求面面俱到又类别分明,便于人们如查阅字典般按图索骥。二是十分强调自救知识的可操作性,结合实景模拟、主持人讲述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直接给观众以“动作指引”,实用性极强。三是极具权威性,大多广泛求助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确保知识本身的确凿无疑,令观众产生信任,如前文提到的《灾难中求生》的主持人凯德·科特里(Cade Courtley)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求生专家。

  益处 

  这类影像可培养观众对灾害的敏感

  当然,这些电视片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让人们学会如何在灾难中逃生。由于电视是包围现代社会的最有影响力的媒介环境,因而对观众来说,能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类纪录片或专题片,将有利于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各类灾情和事故的敏感,从而在很多情况之下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制造的突发灾难的发生,如火灾等。

  反观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一部具有基本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灾难自救类纪录片,遑论在现有电视频道资源中以一定频率进行反复的播出,以提升观众对这一问题的敏感。

  去年央视曾编译播出了《灾难中求生》的部分内容,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介,导致作品反响平平。另外,在真实的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也未见电视台“趁热打铁”,借民众对灾难的集中关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宣传,错失有效传播的良机。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状况:突发灾难性事件进展的过程中,机构、专家、民间团体纷纷给出关于自救方法的不同版本,众说纷纭,令人难以明辨;而随着事件的结束和冷却,自救的话题又迅速被抛诸脑后,不再被人提起。

  其实除纪录片和专题片外,优秀的虚构影视作品也可对科学的自救行为有所助益。在灾难片类型成熟的好莱坞,包括《泰坦尼克号》《2012》《后天》等影响力巨大的作品虽是虚构创作,却十分注重对自救行为的正确呈现,同时努力传达人与人之间的互救、互助的人道精神。相比纪录片,流行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更显著,因而创作者更要重视和珍视自己的力量,令其更加有益。

  总体而言,灾难自救类纪录片、专题片包括影视作品的生产及传播的乏力,是当下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全面而准确的自救知识的一个原因。

  事实上,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民众便已开始对这类影像作品有旺盛的需求,但这一需求至今仍未得到满足。对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我国影视业的决策者和从业者公共服务水准的提升。而直接参与了大量纪录片制作与播出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更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常江(文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