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特别报道
上一篇

胡瑛 29岁县长 血洒昌延县

2015年08月2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延庆县东南的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

  人物档案

  胡瑛

  (1911-1940)

  湖北人,1933年投身革命参加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历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1940年初,任昌延联合县第一任县长。

  霹破石是延庆县东南部山区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走进霹破石,村路沿途墙上的革命标语,村头老槐树下的大钟,山上的消息树,山顶的炮台……仿佛又把人们带到当年那段抗日岁月。

  1940年2月的一天晚上,一个圆脸、中等个子、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在霹破石召开的县政府干部会上说:“同志们,敌人天天‘扫荡’、搜山,我们要抗击敌人的进攻,开辟抗日根据地,必须有自己的武装,没有武装斗争,是站不住脚的。”

  他,就是昌延联合县的第一任县长,胡瑛。

  灭汉奸土匪 拔日伪据点

  1940年元旦刚过,一支队伍在平北游击大队的掩护下,从平西出发,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于1940年1月5日夜晚悄然抵达延庆东南部山区的霹破石村,并驻扎在这里。

  这支队伍就是昌(平)延(庆)联合县的地方干部,他们进驻霹破石,即宣告昌(平)延(庆)联合县正式成立。这是决定开辟平北根据地之后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县政府。县长就是年仅29岁的“老红军”胡瑛。

  日伪军经常扫荡烧劫,村中一幢幢房屋被烧毁,妇女儿童都躲进深山里。胡瑛到任后,立即深入各村,了解群众的伤亡和损失情况,给以安抚、慰问和救济,并动员大家积极抗日。

  不到一个月,一支40余人的昌延县游击队就组建起来了,胡瑛兼任队长。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先是消灭了昌延中心区的汉奸土匪。接着,游击队拔掉了盘踞在中心区周围的一些重要日伪据点。

  同时,各村也先后建立起自卫军(民兵)组织,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查路条、送情报,并配合部队开展游击斗争。

  在三四个月时间内,胡瑛几乎走遍了昌延县的各个村庄,发展党员200余人,50余个村建立了村政权及抗日组织,使昌延县很快成为平北地区一块巩固的根据地。

  坚守昌延县英魂留长城

  日伪军连续不断地进行“扫荡”和搜山,但昌延县的干部和群众始终坚持抗战。当时,主力部队已撤到外线作战,昌延地区只剩下赵立业率领的十团九连少数部队。

  1940年8月上旬,连长赵立业接到命令,率领十团九连转移到外线作战。临行前,赵立业认为昌延县形势很严峻,想让县长胡瑛等人一同撤离。

  但是昌延县的干部没有一个人离开,仍和群众在一起继续抗战。

  8月27日傍晚,徐智甫与胡瑛会合研究部署部队走后如何开展抗日斗争等问题。不知不觉,两人一直谈到天亮。

  第二天清晨,徐智甫和胡瑛刚躺下就被外面的动静惊醒了。胡瑛马上跑出屋,一见是日伪军,“叭叭”打了两枪,就往西南山坡上跑去。这时。日伪军见胡瑛往西南山上跑,就用机枪扫射,胡瑛倒在血泊中,英勇牺牲。

  徐智甫和通讯员程永忠在往外突围时也不幸牺牲。

  日伪军搜出胡瑛身上带的金印(县政府及县长印),知道是县长,便残忍地将他和徐智甫的头割下带走。

  44年后,延庆县委、县政府在胡瑛、徐智甫、程永忠三位烈士牺牲的长城脚下,竖立纪念碑,碑身正面题写:“青史先烈写,红旗后人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野

  资料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