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上一篇

未完成的历史之旅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鸦片战争》作者蓝诗玲。

  耗时两年,写完《天朝的崩溃》一书时,茅海建不像其他很多学者那样有重负卸肩之愉悦,他心里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在我看来,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是因为鸦片战争本身就不是一个让人轻松的课题——这不仅与这一段历史有关,与中国乃至全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紧密勾连。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茅海建写道。

  正因如此,当我们探究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将它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来考察显得十分必要。英国学者蓝诗玲深受《天朝的崩溃》这本书的启发,在其新作《鸦片战争》中,她同样采用了这一手法。写完鸦片战争,她并没有收起史笔,而是接着分析了“黄祸论”、“民族病”,尤其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鸦片战争”。

  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的书写,学者们尽管努力追求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但在更长远的时空里特别是当下,其历史意义会不断被“贴地”延伸。比如,蓝诗玲强调,鸦片战争“是一段对全球政治依然能产生强烈共鸣的历史”。

  在中文版序言里,蓝诗玲解释道:“要理解今天中国与西方麻烦不断的关系——这是当今地缘政治中最为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西方读者就必须要明白中国是怎样记忆鸦片战争的,以及英国在双方冲突中的表现。”

  简而言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折,这一转折至今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中国仍然行进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三峡之中。从历史研究写作的角度来说,鸦片战争与当下同样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探讨鸦片战争时,学者罗志田认为:“实际上,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研究,只有从其上下左右去考察,才能得到与历史真实相接近的认知。”可以说,这是一场远未完成的历史之旅。

  撰文/新京报记者 吴亚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