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用“学会共处”化解公共议题极端对立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心理嘀咕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将“学会共处”作为支撑教育的一大支柱。对此,我们亟须“学会共处”的教育。

  近年,在涉及公共议题的舆论常常表现为不同态度倾向的双方呈对峙之势,但一些却反映出越来越明显的极端化倾向。例如,艺人范玮琪(范范)因为在9月3日的微博上晒了自己的双胞胎儿子的照片,被数以万计的网民质疑,甚至谩骂。范范不得不在第二天删除该微博并发表致歉声明。随即,范范的致歉又遭到另一些网民的质疑,认为向那些网络喷子致歉实在不必要。

  很难设想谩骂范范的网民与那些认为范范不应道歉的理性网民之间能在这个议题上达成共识。其实,这还不算是严重的态度对立。在一些更加具有争议性的敏感议题上,互相“拉黑”对方成了部分网民表达自己态度、捍卫自己立场的最常见方式。

  类似公共议题上极端化的态度对立不仅反映在网络空间,也反映在生活中。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社会现阶段出现社会态度的分化,甚至分歧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毕竟,随着讯息的多源化,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同群体的人们之间对同一公共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实在再正常不过。这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但面对与自己观点、立场不同的他人表现出极端化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却显然不是现代社会文明所赞许的。

  从近几年多次社会“大事件”之后相关公共议题上的舆论生态,不难感受和观察到类似的舆论态度的对立和极端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和严重。极端化的社会态度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民众之间的撕裂,也反映了要达成共识的困难。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应该表现出极端化对立的社会态度。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所弘扬的价值核心。

  那么,如何消除公共议题上越来越极端化的态度对立呢?这恐怕就首先要从教育来着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大约20年前,就确立了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其要义指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教育学会与自己不同,特别是观点、立场、诉求不同的人和谐相处。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将“学会共处”作为支撑教育的一大支柱。宽容、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要求,也是真正自信的一种体现。

  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核心缺少了善待异己的价值诉求,所以很多不同身份的人群都或多或少缺少对不同他人的宽容、尊重。或许,我们很多成人也需要补一课,学学怎样“学会共处”。

  □唐映红(心理科普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