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9:文娱新闻·揭秘(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9:文娱新闻·揭秘(二)

“石渠宝笈特展”

除了《清明上河图》,还该看什么?(2)

展出283件故宫书画藏品,新京报为读者解读10件藏品背后的故事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绢本 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纸本 行书

纵32厘米 横302.6厘米

宋 林逋

行书自书诗卷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卷
绢本 设色 纵37.4厘米 横58.5厘米

  (上接C08版)

  绢本 设色 纵43厘米 横80.5厘米

  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在看完王珣的《伯远帖》后,很快《游春图》便展现在眼前。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和历史颇为久远,这件隋代珍品《游春图》则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从艺术成就上,这幅画则是中国山水画中“金碧山水”画法的先声。

  《游春图》卷并没有作者的名款、印章,也没有图名,只是因为宋徽宗赵佶在前隔水处题有“展子虔游春图”而得名,历代也将其归入隋朝画家展子虔的名下。展子虔是当时杰出的画家,供职宫廷,历经北齐、北周至隋代,擅长画车马、人物、楼阁和山水,创作题材非常广泛。不过现代以来,沈从文、徐邦达、杨仁恺、傅熹年等学者和鉴定家对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广泛讨论,认为它并非展子虔亲笔所绘,可能是五代时期或宋代的摹本。

  该作品在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多人收藏之后,被清内府收藏,并钤“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不过溥仪以赏赐弟弟溥杰之名将其带出皇宫,《游春图》流落到民间。1946年,著名收藏家张伯驹以重金将其购藏并于1952年将《游春图》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交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纸本 行书

  纵32厘米 横302.6厘米

  宋 林逋

  行书自书诗卷

  林逋可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逸诗人,“梅妻鹤子”的典故便出于此人。林逋当时归隐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不过,“行书自书诗卷”成了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的唯一存世的长篇巨制,也是应友人之请所写的自作诗。这件书法作品的宝贵之处除了林逋的书法外,卷后所附苏轼书的七言古诗,也让其珠联璧合,这还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

  存入清宫后,民国年间溥仪以赏赐弟弟溥杰名义将本卷带出故宫,几经辗转,1953年回归故宫博物院。

  北宋 赵昌 《写生蛱蝶图》

  纸本 设色 纵27.7厘米 横91厘米

  曾君向记者指出,此次特展的级别之高可以从宋元书画的出场比例便可见一斑。赵昌的这幅《写生蛱蝶图》也是出现在第一个展厅序列里。

  赵昌擅长画花果、草虫,尤其以写生闻名,自号“写生赵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经过宋代徽宗内府收藏,著录于《宣和画谱》。这幅画卷上无作者款印。因明代书画家、收藏家董其昌在该图上题跋:“赵昌写生曾入御府,元时赐大长公主者屡见冯海粟跋,此其一也”,遂将此幅作品定为赵昌所画。后来故宫专家审定,这幅作品体现了宋代花卉作品的新风格,艺术水平很高,但不一定是赵昌之笔,将此画定为珍品。

  这幅画作最早为南宋权相贾似道收藏,清代转入大收藏家梁清标之手,随即归入清内府。溥仪从故宫盗出大批书画,包括《写生蛱蝶图》,伪满时期存放在长春伪满皇宫的小白楼内。1952年,东北文化部组织工作组清查清宫散佚文物时,原伪满国兵上交此画,由当时的东北博物馆保存,后经国家文物局拨交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卷

  绢本 设色 纵37.4厘米 横58.5厘米

  周文矩《文苑图》卷此次也亮相武英殿内。五代周文矩创下“战笔描”,这也为后人鉴定真迹与否提供了一条线索。

  事实上,这幅作品也没有作者款印,最初根据图左宋徽宗“瘦金体”题字:“韓滉文苑圖,丁亥禦劄”,下书“天下一人”押,定为是唐代韩滉作。不过书画专家认为从时代风格看,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像极了五代周文矩所创的“战笔描”。另外人物头戴的“工脚上翘”的幞头(男子首服中的一种样式)形式,也是到了五代才出现。

  看《文苑图》卷时,你会看到古代文士的典型风骨。图中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情态各异。

  (下转C10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