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外储短暂性升降并不可怕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金融观察

  在贸易顺差依旧,3.56万亿美元巨额外储规模下,外汇管理一定要有充分的自信。不仅不应该仓促出台哪怕是被误解的管制政策,而且更应该继续加快汇率、人民币自由兑换等改革步伐。

  据媒体报道,外汇局近日向各分局下发通知,对个人购汇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时拒绝购汇申请。专家认为,监管为防范国内资本外流,对个人旅游等购汇需求影响不大。不久之前,采取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的政策也引发了舆论极大的关注。

  之所以连续出台如此多“严厉”的外汇管制措施,与近几个月来外汇储备的连续下降有直接关系。央行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8月下降了939亿美元,出现大幅度下降。

  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7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3.99万亿美元降至3.65万亿美元,下降3400亿美元。这意味着,8月单月的降幅就超过了过去一年的四分之一。一个月外储下降939亿美元,相当于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中国、开放度远远高于中国的马来西亚目前全部外汇储备。

  一个月外储下降939亿美元,就是对于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储备总量高达3.56万亿美元的中国来说,也都是大事情。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在情理之中。如果按照每月近千亿美元的下降速度,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也耗不了多长时间。

  国际资本的出逃加剧是导致8月外储下降因素之一,对此,央行新闻发言人也作出了相应回应,原因是对人民币未来贬值和对美元持续升值的预期影响。此外,是企业、银行和居民个人持有外汇的增加。企业和个人外汇存款8月份较7月份增加了270亿美元,这也显示了上一轮人民币汇率调整给企业、个人以及金融机构造成的心理压力。

  但是,对于中国外储短暂临时性的变化绝对不必过度惊慌。不仅要看到外储的短暂性下降,更重要的是要看外储“来源”是否枯竭?中国外储来源基础仍在,而且仍很牢固。这个基础就是经常项目顺差没有变化。金融项目变动的随机性很大,而只要基础性的经常项目顺差没有变成逆差,外储短暂性升降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与此同时,中国目前3.56万亿美元的官方外储,加上“藏汇于民”的企业和个人外汇存款等,就目前来说足以应对国际金融的任何变故。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监管部门没有必要对外储8月份的较大幅度下降过度反应,比如拒绝个人购汇的分拆交易,尽管确实要密切留意,但是也要防止“误伤”的发生。而且,这些行政化色彩浓重的措施仓促出台,影响其实还不仅仅止于真正有出国需求的个人消费者,而是有可能使得民众、企业以及国际资本更加担心人民币贬值,更加担心未来外汇管制会越来越严,从而恐慌性出逃、藏汇,造成官方外储愈加快速下降。这样的后果,与加强监管的初衷显然是不符合的。

  在贸易顺差依旧,3.56万亿美元巨额外储规模下,外汇管理一定要有充分的自信。不仅不应该仓促出台哪怕是被误解的管制政策,而且更应该继续加快汇率、人民币自由兑换等改革步伐,向国际国内市场释放出对外储管理充分的自信心才对。这对稳定外储大有裨益,这才是稳定外储的关键和底气。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