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芭蕾女神全球告别巡演“生命不息”下月国家大剧院上演
| ||
| ||
|
2015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希薇·纪莲全球告别演出《生命不息》
时间:10月9日、10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三年前,首次来华的希薇·纪莲在国家大剧院献演古典芭蕾《玛格丽特与阿芒》和现代舞专场《六千英里之外》,使观众领略“双面纪莲”的魅力。2015年,50岁“高龄”的她将结束其舞者生涯,以一台名为“生命不息”(Life in Progress)的现代舞演出,向世界各地喜爱她的观众说再见。这场持续九个月的全球告别巡演,今年3月自伦敦启程,迄今已演过35场。此次,北京也在纪莲的告别巡演名单上,10月9日、10日她将登陆北京演出两场。这也是北京观众能在本土看到这位国际巨星在舞台上的最后机会。
人物故事
她是“不小姐”,她是“独行侠”
希薇·纪莲是谁?
她是我们时代稳坐头把交椅的芭蕾女神,英国《卫报》称其为“过去三十多年的一个现象”。
16岁在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勇夺金奖的纪莲,被传奇芭蕾大师鲁道夫·努里耶夫一手发掘,其辉煌的职业生涯历经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两大名团。
从小学习艺术体操,而后才转战芭蕾的纪莲,以其精湛舞技令人为之倾倒,她的名字可与旁腿高举过头呈180度的“六点钟”绝技画上等号。对于外界对她“徒有技术”的指责,纪莲曾反驳:“你必须拥有技术,才能在舞台上自由起舞”。
不仅在众多古典芭蕾舞剧中担纲女一号,她还是马兹·艾克、威廉·福塞等现代编舞家的灵感缪斯,而后更以自己的名声提携了年轻的编舞。
舞台之外,希薇·纪莲是桀骜不驯的“不小姐”,与她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那些美丽而温顺的女性角色大相径庭。19岁在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当上明星舞者,原本可以安安分分地做那颗“巴黎歌剧院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然而1989年,因不能单独出国巡演,倔强的她与舞团决裂,甚至不惜与她的恩师、铁腕艺术总监努里耶夫闹翻。她说,这正是努里耶夫教给她最重要的一课“你必须坚持你所相信的”。他们自认是同类的人,直来直去,没一句客套话。虽有不和,却不妨碍彼此的欣赏和尊重。以至于多年后努里耶夫回忆起这位“麻烦鬼”,却出人意料地感慨“她是唯一可能成为我妻子的女人”。
从法国搬往英国,纪莲加盟了条件更为宽松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从此又开始了她与英国保守派芭蕾的斗争。这位永远站在风口浪尖昂首前行,对艺术坚持寸土不让的舞者,被人们称为“不小姐”(Miss No),最终,体制适应了她。而私下里,她却是平易近人,真实可爱,她甚至没有助手,没有包装团队,亦不属于任何舞团。她自己订机票和酒店,往返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是个自由自在、乐此不疲的“独行侠”。
告别演出
此次,希薇·纪莲的这台告别演出精心选择了四位编舞家的作品,分别是马兹·艾克的《再会》,威廉·福塞的《双人舞2015》,阿库·汉姆的《技巧》,以及罗素·马力方的《此时与以后》。
《再会》 编舞:马兹·艾克
马兹·艾克为纪莲打造的独舞《再会》2012年曾在北京演过,这次也将作为告别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上演,足见其在纪莲心中的分量。这支舞中,纪莲身着花衬衫与明黄色短裙,宛若少女,轻盈可爱。作品糅合了诙谐、伤感与诗意的氛围,讲述了一位女性豁达乐观的生命态度,似有舞者自身生命的投射。纪莲曾在采访中说,“光是想到要表演这个作品,我就想哭了”。
《技巧》 编舞:阿库·汉姆
阿库·汉姆的《技巧》,其名称源于希腊文,意为“基于实践的知识、创作与表演的能力”。这支作品的主题是自然与技术,纪莲如蟋蟀般在舞台上爬行,模仿鸟类振翅,最后如小马驹一般腾跃起来。舞台上用颇具科技感的线条勾勒出一棵树的形象,配以音乐家的现场吟唱。在阿库·汉姆眼中,纪莲的身体是最富于诗意的,具有透明状态的身体,“面对这样的肢体,我想用作品去探索艺术与时间的关系”。
《此时与以后》 编舞:罗素·马力方
曾为谭元元、许芳宜两位女舞者打造双人舞《2×2》的编舞家罗素·马力方,为纪莲的告别演出献上一支《此时与以后》。这支女子双人舞新作,将由希薇·纪莲与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舞者艾曼纽埃拉·蒙特纳利共同演绎,两位舞者的肢体有着惊人的协调。“我想以此作品纪念我与纪莲所有过往的合作经历,同时探索一种新的律动方式”,马力方说。
《双人舞2015》 编舞:威廉·福塞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编舞大师威廉·福塞就开始与纪莲合作。1987年,他们合作的现代芭蕾《多少悬在半空中》(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堪称经典。此次威廉·福塞的旧作《双人舞2015》也将在纪莲的告别演出中上演。该作品创作于1996年,是一支男子双人舞,福塞为此次演出特意进行了改编升级。虽然纪莲并不演出这支作品,但它紧扣本场演出的主题,即通过舞蹈让时间可视化,回归到最初。
C06-C07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