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书评周刊·主题

在美国,想我与父母的一生

2015年09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剧照。
电影《一次别离》剧照。

  关于故事

  与《我在伊朗长大》的脉络高度相似

  两部电影,《伊朗式分居》(即《一次别离》Jodaeiye Nader az Simin, 2011)与《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 2007),无疑是此书的最佳对照、也是互补。

  《我在伊朗长大》与《我所缄默的事》,故事轴线与脉络高度相似,都是一个备受呵护的女儿远离祖国而成长、启蒙的奥德赛旅程,在国家动荡的革命年代,人民,尤其是“一个人民”与庞大政权机器的卵石对比,个人确实微渺,所谓的出路,或是上升之路,不是被扭曲就是遭切断,融入集体行动与意识恐怕才是安全的路径。此中姑且不论个人有多少选择的自由,信仰、阶级与路线有多少的差异,一整个横向世代共同的染血暴力记忆,那才是一代人永远无从解脱、无法消弭的国仇家恨。

  《伊朗式分居》是三四年前的电影,时间至此才有更多的余裕对伊朗过去半世纪做一纵深检视吧。如同剥洋葱,编导将一中产、一工人两个家庭的每一成员放在各自的道德困境也是伦理难题里,在这政教合一或分离曾经极度倾轧的伊斯兰国度,女性固然已经获得相当大程度的解放,但来到二十一世纪,宗教的传统训诫还是根深蒂固,伊朗人带着走进现代化社会的罗网,被织入每日生活的“罪与罚”情节。电影中,两个女孩的眼光,直接而困惑,因为家庭伦理的难题,个人道德的困境,是连环套那般的两难,没有择一端且能两全其美的完满结局。

  关于主题

  年轻时的缄默并非真的缄默

  两部电影的母题与阿扎尔·纳菲西作品相近,绝非偶然。国家的道路何其坎坷,牺牲殉死者的名字还记忆犹新,创作者的良心不允许轻易地遁而作他体,社会写实是唯一的形式也是内容。

  因此,《我所缄默的事》前作《在德黑兰阅读洛丽塔》,两书的孪生关系,是无法分离的,少读了一本,将使另一本的阅读单薄扁平。《在德黑兰阅读洛丽塔》全书最重要的核心也是旨趣,民主是小说的内建灵魂。1979年,伊朗的沙王被推翻,在霍梅尼领导下,建立了伊斯兰神权共和国,开始禁止西方化,大大限缩了女性的自由意志,钳制其服容举止。

  即使霍梅尼病逝后,虽有保守与改良两阵营的角力,这种高压统治依然延续。1997年移民美国前的两年时间,阿扎尔·纳菲西辞去大学教职,却秘密召集了七位女学生,每周四到她家研讨欧美的经典小说,诸如《洛丽塔》、《大亨小传》(即《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这种文青式的地下沙龙,却是女性知识分子在公领域被卑下被噤声、遭歧视而在私领域反抗、为自己的存在谋求正义的一场圣战。她们要宣示的是,任何强权无法禁锢渴望自由的心灵。

  值得我们注意的细节是,出版资料上,阿扎尔·纳菲西名字之前冠以“美”字,标示其国籍与身份。是幸还是不幸,生长于权贵之家的纳菲西,伊斯兰革命之前,雅好文艺的父亲是沙王时代最年轻的德黑兰市长,美丽敏感且好强的母亲做过第一批国会女议员,中学就被送至瑞士与美国读书,然后又去美国完成大学教育,取得博士学位。质言之,她从女儿到前中年阶段是出入于欧美伊,既饱受西方洗礼与再教育,也饱尝祖国反西方的威胁,又时时置身激情又荒谬的革命现场,如此的身世阅历,确实是非常的菁英阶层。太早的跨文化跨国界的启蒙与冲击,给予她透视人事的视角,她在年轻叛逆时的缄默并非真的缄默,必须等到那时代的锅炉冷却,父母的尸骨寒尽,才能够得以无所忌惮地写出。这当然是书写与文学的力量所在,为自己也就是为她的一代人写下见证。

  关于回忆

  拆解控制与占有、爱与尊重的复杂情结

  纳菲西这本家族回忆,聚焦在她与父母亲两代,镂刻着神权国族跌宕的光荣与伤痕,也正因为她对宗教早早的除魅,小说文学给她灌注民主自由是普世价值的信念,她得以平视父母亲纠缠一辈子的冤亲循环,也拆解她自己与父母控制与占有、爱与尊重的复杂情结。尤其对其母亲,一位成长于亲美的沙王时代并浸润其现代美好的女性,后半生在政权颠覆、人际网络里的挣扎与浮夸,作为女儿的书写者固然有其怨气,却传达了深沉的理解与同情,令人联想到张爱玲与其母亲。纳菲西如此的观点与书写,我们可以严肃认为是来自世俗化,很难回避说没有受到西方的羽翼庇护。

  这就让人不得不提起《东方主义》的萨义德,“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关系根本就是权力、支配和一套程度多变的复杂霸权。”纳菲西有无自觉身在这样的结构呢?更有意思的是,萨义德在绪论自述生活在西方总被视而不见,或遭刻板印象化的沮丧经验,难免愤慨,“知识与权力的核心创造出‘东方’,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删去他(们)是人的事实”。这是相当强烈的指控。归化美籍的纳菲西之作品,足以解释面对这样的偏见与现实,唯有如萨义德所言以智识的力量,以文学的自由、思辨与想象杠杆之,将“我”之民族、世代安放在普世价值的人的位置,才能让我们在阅读时,移形换位取得理解的可能。一种诗学正义。何况,那书写对象毕竟是自己生命脐带之所系的父母与家族。 □书评人 林俊颖

  ■ 延伸阅读

  《我在伊朗长大》

  作者:玛赞·莎塔碧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1月

  玛赞·莎塔碧1969年出生于伊朗雷士特,她在德黑兰长大,在那里的法语公立学校学习,之后去维也纳,后又去斯特拉斯堡学习插图艺术,现定居在法国。在这套漫画中,她用图片的方式叙述了国王被推翻、两伊战争等事件。在这些有着黑白版画感的图片中,伊朗的政治、历史、文化和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交融在一起。图书在出版后于2007年被拍成了同名动画片,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这一套版本将2006年的四册版本合为一本出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