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热评】
如今舞台上呈现的《司马迁》,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戏,尽管戏里有与故人司马谈、屈原穿越相会的浪漫抒情,基本上走的是传统话剧的路数,而且融有明显的小说而非戏剧的叙事策略,从演员表演而言,冯远征的司马迁和于震的汉武帝最为出色。
戏的真正开始,应该是从第二幕司马迁闻之即将遭受宫刑要撞墙而死之时。这时候,戏才有了张力,从而运用了舞台和话剧独有的手段,不仅让司马迁与故去的父亲见面一抒情怀,还有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的三次独白的重复与舞台大角度的调度,最后屈辱又是慷慨赴刑的高潮落幕。由此赢得观众的掌声,是理所当然的。
司马迁早就应该走上话剧的舞台,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话剧,导演任鸣说得对:这是一部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戏。司马迁折射历史反反复复无限循环的影子,有着浓重的知识分子与权势、资本之间的关系纠葛,以及其自身道义和良知现实存在的意义。正因为司马迁身上融有这样丰富而复杂的意义,搬上话剧舞台才有难度,迟迟未见有人涉足。
如今舞台上呈现的《司马迁》,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戏,尽管戏里有与故人司马谈、屈原穿越相会的浪漫抒情,基本上走的是传统话剧的路数,而且融有明显的小说而非戏剧的叙事策略,特别是第一幕廷谏、第三幕还乡的后半部,第四幕大雪,过程性抒情性的东西稍显多了些,而戏的成分显得薄弱。在这些地方,考虑戏小猫吃鱼有头有尾的完整性,照顾方方面面尤其家乡接纳的人民性,舒展司马迁十年奋笔写作史记内心世界的抒情性,都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没有有效地将其戏剧化,过场戏,一般性的叙述多了些。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司马迁和汉武帝的形象是突出的。穿越而出的司马谈,是司马迁的前史与写作史记的动因,作用重要,遗憾的多是平面的叙述;而屈原的穿越,则淹没在抒情之中,点缀作用多于戏剧力量的推动作用。戏中最重要的配角任安,显得过于单薄,前后两次出场,一次黑暗中探监,一次大雪中送湘竹简,都显示肝胆相照的义气,其慷慨与司马迁的屈辱,是知识分子面对现实世界的两种选择。让人不满足的,只是戏剧的情景,而非戏剧性的情境与情节,大概囿于人物本传,没有完全展开想象的空间。相反,从传统戏曲里借鉴而来的丑角杜一刀却格外抢戏,同样重复出场,笔墨不多,却因为有戏而富于变化。
在既有的结构与人物塑造及其主题抒发的框架中,导演尽量运用话剧的艺术手段将其展开、丰富,其努力是看得很明显的。在第三幕前半场和第四幕后半场,因本身具有戏剧性,让导演得心应手;但在第二幕宫刑、第四幕大雪,主要是人物内心戏,难度极大,导演充分运用灯光道具,在色彩对比上,在舞台调度上,尽量将戏做得好看而丰富。特别是注意学习了京剧里跑圆场的手段,打破空间局限,将舞台展开;第五幕开始司马迁与妻女悲壮告别一场,更是运用了戏曲场面调度与台词重复等手段,让这一场戏演得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令人感动。
应该说一下布景的处理,足见导演和舞美的用心,开场前一道道朦胧的反光镜片从天而落,颇具形式感和象征性,既可以看成是阴森的历史背景,也可以看做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片片竹简。当戏真正展开时,它们退居舞台后面或两侧,起反光的作用,颇像日本导演浅利庆太版《哈姆雷特》中舞台两侧朦胧反光镜片的运用处理。只是,这一次将反光镜片的作用运用得更充分,让舞台颇具神秘感和想象性,也让人物在镜片的相互映射中有着镜鉴之感,将其成为舞台的另一种角色。这在尾声的处理,更加明显看到。自刎后的司马迁,在旋转舞台中旋转,四周的镜片中有他无数的身影朦朦闪动,让戏幕落而情未落,余音袅袅,留有想象的空间。
顺便说一下,从演员表演而言,冯远征的司马迁和于震的汉武帝最为出色。特别是冯远征,在第一幕中还不出彩,后面越演越好。看演出时,我在想,司马迁真的是为他量身制作的,如果换成别的演员,比如濮存昕合适吗?濮存昕还是演哈姆雷特和李白更合适,否则大概是一个梗着脖子的司马迁。冯远征和司马迁不仅情景交融,而且身心合一。只是这部戏不少演员的台词是个软肋。我坐在第十排,有不少台词都听不大清。这让我不禁想起人艺老演员苏民、郑榕、董行佶等人,那台词不仅要送进每位观众的耳朵里,而且是多么具有特色。这是话剧中不可或缺的工夫,就像京剧里演员的唱腔。
□肖复兴(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