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下一篇

书情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童话的魅力》
作者:布鲁诺·贝特尔海姆
版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5年7月
《诗圣杜甫》
作者:吕正惠
版本:三联书店
2015年8月
《午夜之子》
作者:鲁西迪
版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年9月
《恰如其分的自尊》
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尔
版本:三联书店
2015年8月
《狂澜与潜流》
作者:李秉奎
版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5年8月
《语言本能》
作者:史蒂芬·平克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刘曾复说戏剧本集》
作者:刘曾复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回到苏联》
作者:莱斯利·伍德海德
版本: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5年8月

  《童话的魅力》

  经典的童话心理学作品之一,1991年最早译介到中国的时候,曾经在儿童文学研究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原来小小的民间故事和童话,蕴含了如此丰富的集体潜意识,深入解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人们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学会处理内心深处的各种矛盾。近年同类作品已经出版了不少,但在丰富性上面《童话的魅力》依然有着重要价值,此为修订译本。

  《诗圣杜甫》

  “写得真是不坏啊”,这是吕正惠先生在整理出版《诗圣杜甫》时重读年轻时这部旧作之时发出的感慨。吕正惠本以治唐诗为专业,但出于家国之忧愤,最终以台湾现代文学研究名世。事实上,回望杜甫与瞻望当下,其间内在的精神理路,本有相通之处,这本扎实的古典文学专业论著背后,依然是中国文学传承有序的“抒情与政治传统”。

  《午夜之子》

  很多年以前,这本书以《午夜的孩子》为题,在林贤治先生主编的“流亡者文丛”当中,露出过冰山一角,之后《世界文学》也刊登过选录——然后,这本书就成了外国文学爱好者的一个梦想。对读者来说,这本布克奖历史上的“世纪之书”有点姗姗来迟,但换一个角度看,长久的等待依然是值得的。鲁西迪对印度历史经验体察入微的描写令人激动,而冷静的笔触与繁复而稳定的结构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恰如其分的自尊》

  一本心理自助书,能够集理论的专业阐述和操作的贴心建议于一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选择文学名著与经典电影角色作为心理分析的切入点,也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近的效果。所有这一切,都是对书名本身的解释——自尊是立身之本,但如何做到恰如其分,则是人生的功课。豆瓣有读者评价这本书“温柔而谦逊”,实在是了不起的褒奖。

  《狂澜与潜流》

  副标题“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很显然,这是一本与“文革”历史有关的书,但作者要探究的主题,不是政治,亦非文化,而是那十年当中,私人生活的真相。关于“文革”十年中国人爱情与婚姻生活的想象性表达,文艺作品里面有很多,但因为相关资料和研究的缺乏,其时国人在性与爱情方面的压抑到底有多强,其释放的力量又究竟有多大,其实难以定论。李秉奎的书触及了一个严肃而重要的历史主题,但要看清主题背后的历史,这本书迈出的还只是第一步。

  《语言本能》

  平克的近著《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最近刚刚出版中译本,颇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或许是凑巧,他的旧著《语言本能》也在此时有了新译本(此书多年前曾有台湾畅销书作家洪兰的译本,因错漏百出被读者广泛批评),一起出版的还有《思想本质》,两本书着力谈论人类的语言进化路径和运作方式。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样,这两本书同样汪洋恣肆,以高密度的知识和深入的思考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当然,阅读的难度也是不低的。

  《刘曾复说戏剧本集》

  刘曾复先生是京剧研究大家,之前摹绘出版的《中国京剧脸谱图典》早已是京剧爱好者珍爱的艺术瑰宝。三年前刘曾复先生以99岁高龄辞世,他所掌握的一批京剧老剧目也成为绝唱。此次汇集出版的剧本集,汇集了刘曾复先生百余出说戏录音的文本以及部分刘曾复先生保存的全剧剧本,并附其说戏录音,是珍贵的京剧研究文献。

  《回到苏联》

  《回到苏联》,披头士一首经典名曲的名字,1968年发行——2003年,在披头士解散多年之后,这首歌才第一次由保罗·麦卡特尼在莫斯科红场唱响,此时,苏联本身,都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回到苏联》当然是关于披头士的一段记录,但在这段历史记录之中,披头士本身往往是不在场的,在场的只有他们的音乐——被禁止的音乐,被偷偷聆听的音乐,被神圣化的音乐。

  撰文整理/新京报记者 涂涂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