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一个“升级版的中国”,意味着更强的全民创新能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意味着更充分的法治精神、更多公民权利的实现,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66个国庆日。
就在昨天,第二个法定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不忘历史,才能走向一个可期许的未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我们更应对过往葆有一份由衷的温情和敬意。
更多的人则已经行走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感受着,体察着,累并快乐着。尽管有些地方依然有拥堵,有抱怨,却难以阻隔全民放松身体、放飞心灵的努力。而这样一幅“释放”的图景,无疑是一个“升级版的中国”的最佳表征。
从2013年3月中国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升级”也早已溢出经济范畴,成为衡量国家转型、民生幸福的不二标志。
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从国务院到各地各部门各层面的简政放权,以及在新近推出的一系列司法改革重大举措,中国的“升级”已在路上。可以预见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改革创新的大门一旦打开,必将出现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局面,当然,也必将冲决那些因为不适应而产生的种种窒碍,蔚成波澜壮阔之势。
中国经济一路走到今天,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绩中累积着矛盾,不转型升级则难以为继。而转型的关键,在于创新。惟有创新,才有可能释放蕴藏在民间的生产力,也才有可能推动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而在社会治理层面,同样存在着诸多短板,诸如一些公共服务的不足,某些方面社会公正的缺乏,民众权利时有被侵犯,乃至部分公权力的肆无忌惮等,都会损害民众的获得感,影响改革红利的全民共享。这些情形无不指向“法的精神”,都在呼唤“人本属性”。可见,依法治国,释放民间活力,已经成了当前社会治理的最强音。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强力推进政府改革,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国企改革……一大波改革措施的出台,必将在相应领域发挥不小的作用,也为当前的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样的努力,也会进一步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在释放社会、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激发创新活力,让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广大民众。
我们也看到,法治精神正在成为社会治理的关键词,个案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无论是对“大老虎”的公审,还是市井小民的权利主张,这些活生生的法治案例,普法、知法的同时,也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
李克强在9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必须靠创新、创业突围”,“创新创业是中国发展的‘新动能’。”
一个“升级版的中国”,意味着更强的全民创新能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意味着更充分的法治精神、更多公民权利的实现,意味着更稳定的民生保障、更彻底的“人本属性”。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