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窥天下
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对全球市场之影响与2000年中国申请加入WTO时有天壤之别,中国存在一个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替代的市场,而它将成为与全球任何贸易协议谈判最有利的条件。
据媒体报道,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表示,近期内中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易纲同时表示,中国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抱以开放态度,准备与之合作。国庆以来,最为引发关注的新闻之一,毫无疑问就是美国与11个亚太地区达成协议组建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自由贸易区。这是美国自1994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来最大规模贸易协议,参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规模达40%。
TPP自由贸易区除了美国为首之外,还包括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重要经济体。美国总统奥巴马星期一为达成协议发表声明时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超过95%潜在客户都位于海外市场,不应该放任中国等国制定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可见,TPP的核心就是谁来主导全球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贸易规则制定的问题。
通过TPP协议本身以及首脑表态我们不难发现,TPP的核心就是美国希望通过这个协议重新来确立对全球市场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以便为美国的商品开阔更为广大的新市场,从而减弱中国有全球贸易规则制定过程中话语权。但是,如果我们基本认可这一观点,那么,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来说,就不能够仅想到美国在围堵自己,抑或是必须得在美国主导的区域性贸易体系之外建立新的区域性贸易体系来与美国对抗。除了这些粗暴的“冷战式”对抗思维,易纲所展现的思路无疑更具备可行性与长远价值。
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对全球市场之影响与2000年中国申请加入WTO时有天壤之别,中国存在一个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替代的市场。只要中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内需市场,它将成为与全球任何贸易协议谈判最有利的条件。因此,中国政府根本就不需要以围堵的思维来对抗类似TPP这样的协议,而是要以中国不可替代的条件“化敌为友”及以此来击破这些贸易协议的限定。这应该是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的最好策略。只有更多地参与其中,中国才能不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此外,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应对TPP。比如可以与没有进入TPP体系的国家建立起新的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性贸易组织;同时,对已经加入TPP组织的国家已经有的贸易协议,可以进一步密切与之关系,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因为,这些国家在中国没有进入TPP之前,将成为中国产品进入TPP的重要窗口。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练好中国经济内功,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大中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地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来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及监管框架。这些都是增加中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的有力武器。
□易宪容(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